第52章 再去县城
- 1979:我的模拟人生
- 卧龙山下
- 3554字
- 2025-04-17 08:03:14
刘记富的嘴唇哆嗦了几下,脑子里飞快地权衡着利弊。去县城卖瓜子?那是万万不敢的!丢人事小,万一真惹上什么麻烦,或者像李方旺说的,被杨主任认为他们“有能力却不作为”,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声音干涩地说道:“方旺啊……你……你真是太抬举我们了……我们这把老骨头,哪有你年轻人脑子活络,精力充沛啊……”
他试图给自己找台阶下:“我们刚才的意思呢,也不是说不让你去县城尝试,就是……就是提醒你要注意方法,注意安全嘛。毕竟你是咱们队里最有希望的读书人,将来是要干大事的,可不能因为这点小买卖出了什么岔子,那损失可就太大了!”
刘铁柱也赶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连连点头附和:“是啊是啊!我们就是这个意思!方旺你有想法,有闯劲,这去县城开拓市场的事,还得是你这样有文化的年轻人去干才行!我们……我们就在后面给你摇旗呐喊,做好后勤保障!”
两人这番话,等于是彻底认怂了,不仅不再反对去县城卖瓜子,反而把李方旺捧上了天,把责任又推回给了他。
李方旺看着他们俩这副前倨后恭、急速变脸的样子,心里冷笑,面上却故作“惊讶”和“为难”:“哎呀!二位叔,你们怎么又这么说呢?刚才你们不是还说我经验不足,不能冒险吗?怎么现在又让我去了?这……这我可就糊涂了!”
他摊了摊手,一脸“无辜”地说:“既然二位叔这么有经验,又这么关心集体,我看这去县城的事,还是得你们亲自出马才最稳妥啊!要不……你们再考虑考虑?”
“不考虑了!不考虑了!”刘记富吓得连连摆手,生怕李方旺再把这烫手山芋扔回来,“就你去!方旺,这事儿非你莫属!我们都相信你!也支持你!”
“对对对!我们全力支持你!”刘铁柱也赶紧表态,生怕慢了一步,又被李方旺抓住什么话柄。
大家伙儿都不是傻子,看着刘记富和刘铁柱这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心里也渐渐回过味儿来了。
刚才刘记富和刘铁柱跳出来反对的时候,说得头头是道,把风险和困难渲染得那么严重,确实让不少人心里打了退堂鼓。
可真当李方旺把“重任”推给他们的时候呢?
这两人却又立刻缩了回去,推三阻四,找各种理由不敢接手。
这说明什么?
说明真正能抗事的就只有李方旺这个读书人。
乡亲们对于读书人还是有点敬畏的,特别听说李方旺极有可能考上大学,考去BJ,以后是干部了,更不一样了。
去县城开拓市场,听起来风险重重,困难不少,但实际上,这些风险和困难,并不需要他们去直接面对。真正要去冲锋陷阵、解决问题的,是李方旺!
他们只需要在后面等着,要么稳妥地拿回本金,要么就可能跟着一起分享成功的果实。
想通了这一点,之前那些因为刘记富、刘铁柱煽风点火而产生的担忧和犹豫,顿时烟消云散。
大家看向李方旺的眼神,也从之前的将信将疑,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信任和期待。
“方旺啊,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叔就信你!你去县城闯,我们就在家好好把瓜子炒好!保证不拖你后腿!”张大山第一个站出来,语气坚定地表态。
“对!方旺,你放心去干!需要我们妇女同志做什么,你尽管开口!”孙桂芳也紧跟着说道。
其他代表也纷纷附和:
“是啊,方旺,你有文化,脑子活,这事儿还得靠你!”
“咱们就在家等着你的好消息!”
“需要人手帮忙尽管说!”
一时间,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空前团结和热烈。
刘记富和刘铁柱看着这众望所归的场面,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
他们知道,经过今天这一出,他们俩在队里的威信算是彻底扫地了。
李志华看着眼前这热烈的场面,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他清了清嗓子,适时地站出来总结道:“好!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咱们就这么定了!瓜子项目继续搞!开拓县城市场的任务,就交给方旺去负责!相关的‘损耗’列支和‘提成’方案,也都按刚才讨论的结果执行!”
他目光炯炯地扫过全场,语气坚定:“我相信,只要咱们大家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咱们这瓜子生意,一定能像养鸡场一样,搞得红红火火!”
……
第二天天还没亮,李方旺就开始了他开拓县城市场的行动。
这一次,他没有只带张广飞一个人,而是又叫上了两个人。一个是妇女主任孙桂芳的丈夫,名叫王建设,是个老实本分、力气大的中年汉子,平日里在队里人缘不错。另一个,则是李方旺特意点名,让民兵队长刘铁柱派来的一个他手下的年轻小伙子,叫刘小军,是刘铁柱的堂侄,平时跟着刘铁柱混,有点愣头青,但干活还算卖力。
李方旺这么安排,一是避嫌,二是培养跑买卖的人才建设。
他不可能长期跑县城这个业务的,带上王建设和刘小军,就是想着物色合适的人选。
王建设为人老实本分,在队里口碑不错;刘小军虽然年轻冲动了些,但好在听话肯干。今天带这两个人试试水,要是不合适,下次再换人,总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另外,让这个刘家的小年轻亲身经历一下,也有李方旺的一点小心思。
四个人轻装上阵,分成两班,每班一辆独轮车,轮流推着上路了。
车斗里,稳稳当当地放着一大包用麻袋装着的炒瓜子,里面已经分好了,一共20包,一袋总共20斤。
两车就是40斤,这已经是库房里将近一半的存货了。
张广飞推着独轮车,感觉比昨天骑自行车带那几包瓜子有气势多了,心里也充满了期待,仿佛这满满一车瓜子,很快就能变成一沓沓的钞票。
“方旺,今天咱们还去电影院门口打游击?”路上,张广飞还是有点不死心,悄声问道。
“先不急,”李方旺摇摇头,“今天咱们先去那两个大厂门口试试。”
王建设和刘小军都是第一次跟着出来“做买卖”,对县城的一切都感到很新奇,同时也有些紧张和期待,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只是默默地蹬着车。
然而,现实很快就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直到快中午的时候,他们才来到县棉纺织厂,刚刚靠近县棉纺织厂的大门口,还没等开口叫卖呢,厂门卫室里就出来两个戴着红袖章的保卫科人员,很不客气地冲他们摆手:
“哎哎哎!干什么的?这厂门口不准摆摊!赶紧走赶紧走!”
李方旺上前一步,想笑着解释两句,说他们是附近公社来卖点农副产品的。
可那保卫科的人根本不听,瞪着眼睛,指着他们:“管你卖什么的!厂区门口,影响秩序!赶紧离开!不然把你们东西都扣了!”
态度强硬,不容商量。
无奈之下,四人只好推着车悻悻地离开。
不死心,他们又去了县化肥厂门口。结果如出一辙,甚至更糟。化肥厂的门卫更加警惕,看到他们靠近,直接就上来盘问,勒令他们立刻离开,连靠近厂门口都不允许。
虽然没有像电影院门口那样遇到地痞流氓,东西也没被没收,但这连续两次的碰壁,还是让队伍里的气氛变得有些低沉。
张广飞还好,毕竟昨天经历过更刺激的,只是有点小郁闷:“唉,我就说嘛,这些好地方肯定都有人管着!”
而王建设和刘小军,则是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生意艰难”。他们原本以为跟着李方旺出来,就能轻松赚钱,没想到连摊子都摆不起来,直接就被撵走了。
这跟他们在村里听到的、想象中的“外面机会多”、“做买卖容易”完全不一样!
两人看向李方旺的眼神,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之前可能还带着一丝看热闹或者不以为然,现在则多了几分敬佩和理解。
特别是刘小军,他之前在家里,没少听刘记富、刘铁柱这些长辈说李方旺的坏话,说他瞎折腾、不靠谱。可今天亲身经历下来,他才发现,李方旺不仅脑子活,而且面对困难和挫折,一点都不气馁,沉着冷静地带着他们想办法。
这份担当和韧劲,让他心里那点因为家族关系而产生的抵触情绪,不知不觉地消散了不少,甚至生出了一丝“跟着他干好像也不错”的念头。
“方旺,那……那咱们现在怎么办?还去集市?”王建设看着李方旺,语气带着询问。
李方旺看着大家有些沮丧的表情,笑了笑,眼中却闪烁着自信的光芒:“集市人多,但竞争也大,不是我们的主战场。走!咱们去电影院!”
“啊?还去电影院?!”张广飞一听,顿时眼睛一亮,立刻来了精神。他兴奋地转头对王建设和刘小军说道:“王叔!小军!你们不知道!昨天我和方旺就在电影院门口,就那么几分钟!卖了七八包瓜子!可刺激了!就是后来被几个混……”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方旺瞪了一眼,连忙改口:“呃……就是后来人太多了,我们就先撤了!今天再去,肯定还能卖不少!”
王建设和刘小军听得一愣一愣的,对电影院门口这个“既赚钱又刺激”的地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然而,事情的发展再次出乎了张广飞的预料。
当四人再次来到电影院门口附近时,李方旺并没有像昨天那样直接冲进去“打游击”,而是找了个相对远一点、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地方停下车,然后对他们三人说道:“你们三个,就在这里等着,看着车和货,不要乱动,也不要跟人搭讪。我过去跟那边的人打个招呼。”
“打招呼?”张广飞不解地问。
“跟谁打招呼?”王建设和刘小军也一脸茫然。
李方旺没有解释,只是拿出三包瓜子,然后独自一人,朝着那几个混子的方向,不紧不慢地走了过去。
“哎?方旺!你干嘛去?!”张广飞看到李方旺竟然主动走向那几个一看就不好惹的家伙,吓了一大跳,差点没喊出声来。王建设和刘小军则是被张广飞的反应搞得也有点紧张。
他们看着李方旺走到那几个正蹲在墙角抽烟、闲聊的混子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