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将明界城的防务交给俞大猷后,即刻率军从襄阳出发,马不停蹄地向北朝着邓州进发。
一路上,士兵们士气高昂,因为他们知道,哪怕自己战死,家人也会得到妥善安置,骨灰也会进入《万忠祠》世受香火。
副将骑着战马,铁甲碰撞声惊起几只乌鸦。
“禀将军,火器营已至唐河渡口。“副将摘下铁盔,露出被汗浸湿的鬓角,“就是虎蹲炮车陷在泥里,怕要误了合围时辰。“
戚继光挥动马鞭说道:“邓州乃是北上的关键城池,拿下它,我们便能长驱直入。”
“绝不可耽搁”
“让王参将带五百工兵砍竹铺路,两个时辰内必须赶到白牛镇。“
副将点头称是:“得令”说罢,调转马头,即刻传令。
夜幕悄然降临,大地被黑暗笼罩。
明军为了不打草惊蛇,士兵们用布裹住马蹄,口中衔着枚,悄无声息地疾走。
马蹄踏在地上,只发出轻微的声响。邓州城墙上,守城士兵百无聊赖地巡逻着。
突然,一名士兵看到远处闪烁着点点火光,他瞪大了眼睛,惊恐地喊道:“不好啦,有情况!”其他士兵纷纷围了过来,看着那越来越近的火光,脸上露出了惊慌的神色。
守将史权提着灯笼,匆匆赶到城防处查看。副将焦急地说道:“大人,怕是明军打过来了,赶紧派人探探情况吧!”
史权却不屑地哼了一声:“慌什么,明军现在的注意力全在终南山那边,哪有空搭理我们”最近大明在终南山开挖山体的工程,声势浩大,数万人不分昼夜地施工。
就在两人争执不下时,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接着便是红色的流星从天而降。
火炮发射时,引信燃烧发出滋滋的声响,火花四溅。百姓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炮声惊醒,顿时乱作一团。晾衣杆被震落,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孩子们的哭声、大人的惊呼声交织在一起。
城头上,史权身披铠甲,在火光的映照下,铠甲闪烁着刺眼的光芒。他挥舞着大刀,“放箭!快放箭!“史权挥刀砍翻两个逃兵,垛口处却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叫
火红的炮弹如雨般不停地从天而降,一时间打的守城士卒抱头鼠窜,生怕跑的慢了,被炸得尸骨无存。
史权声嘶力竭地喊道:“弟兄们,给我顶住!”
但声音很快便被炮声淹没,还容易聚集起来的士卒,再次被打散。
炮兵阵地上,炮营千户,同样拿着千里镜,一边观察一边高喊:“调整诸元,下方一尺,实心炮弹,一发急速射,放!”
跟随千户的指挥,重新调整好炮口的红衣大炮再次发威,上百枚炮弹冲着邓州城门呼啸而去。
“轰”“轰”炮弹不停地砸到城门附近,只有寥寥几枚轰在了城门上。
“调整诸元,左移一寸,实心炮弹,三发极速射,放!”
“轰”再次调整好的炮弹结结实实的轰击到城门上,实心的炮弹虽然没有开花弹的杀伤范围大,但确能将城门砸出一个个的脸盆大小的窟窿。
随着数百枚炮弹不停地轰击,千疮百孔的城门已经形同虚设。
戚继光放下千里镜,手臂一挥,一旁的大旗顺势舞动,早已准备多时的大明士卒,高举盾牌,借着大炮的掩护,排着阵列向着邓州城进发。
“调整诸元,抬高一尺,徐进弹幕射击,开花弹,急速射,放!”
好容易在大炮轰击城门时聚集起来的守城士卒,再次被开花弹轰了个结结实实夯土块混着守军残肢飞上半空。
大明士卒举着盾牌,顶着不时从城墙上发射的箭雨,一步步的逼近护城河。
填壕队接着盾牌的掩护,将一袋袋的碎石扔到护城河内,很快城门口的护城河便被填平。
步营千户举着长刀,大声喝道“进!”
“咔—嚓—咔—嚓“声像铁锤敲打铁砧,厚底军靴砸得碎石飞溅,扬起的尘土里藏着千百人同步的呼吸。
此刻的守城士卒也没有坐以待毙,在城门内排起阵列,准备迎接大明士卒的冲击。
两军间隔数丈时,守城士卒似乎能够听到对面身着铁甲的敌人的呼吸,两方阵列的头顶,互射的箭雨让所有人都躲在盾牌之下。
突然前进的大明阵列停止了前进,前方的盾牌间突然闪出十数个士卒,手中用麻绳提着胳膊大小的瓷罐,瓷瓶在空中转了几个圈,重重的砸在了守城士卒的阵列内。
看着瓷瓶上方迅速燃烧的引信,守城士卒大惊失色,慌张的打算远离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但紧密的阵列很明显无法逃脱,“轰”“轰”“轰”,数十声剧烈的声响,原本紧密的守军阵型,被炸的人仰马翻。
趁着这个空挡,大明举着盾牌的士卒迅速后撤,漏出来的是一排排举着火铳的火枪兵,“啪”“啪”,守城士卒彻底被打散。
一阵排枪后,无数的步卒端着长枪或盾刀,从大明阵列冲出,没有理会长街上哀嚎的敌军士卒,而是径直冲向台阶,奔向城墙。
此刻的炮声已经停止,随着大明士卒的登城,邓州城门就此易手。
早已从城墙撤离的守将史权,远远的看着城墙上的叫喊声,他知道,邓州完了。
以有心打无备,别说守城的只有区区几千士卒,便是有再多的人也没用,只是他想不明白的是,这些大明军队是如何躲过一直在襄阳城附近游弋的探马的。
把武林高手当探马使用是宋、蒙两国的盲区,在他们看来这些高手需要高高供着,哪能当普通士卒使用。
但在朱翊钧、秦皇、汉武这些志在天下的帝王心里,没有什么是高高在上的,哪怕是神也只是实力不足,一旦有机会,他们绝对不介意将神拉下神坛,然后自己坐上去。
已经完成任务的“幽冥缇骑”再次踏上征程,他们的任务便是将所有蒙古探马悉数清除。
守将史权带着仅剩的几名亲兵,飞快的回到自己的府邸,推开出来迎接的妻女,快步走到书房,从暗格中随手抓起一些金银珠宝塞到怀里。
飞身上马,一拉缰绳,不理会此刻高升哭泣的妻妾,带着亲兵想着北门扬长而去。
此时的邓州北门还在守军手中,而且根据守军回报,北门外并没有发现明军士卒,在史权看来,围三缺一本就是攻城的伎俩,如果四面合围,守城士卒定然困兽犹斗,而放开一面守城士卒就会认为有逃跑的希望,反而丧失死战的勇气。
“开门!”史权坐在马背上,一刻不停,在距离北门百余丈之时,便边跑边喊。
听到守将的命令,士卒不敢耽搁,立马打开城门放下吊桥,有些聪明的士卒已经通过守将凌乱的战甲看出邓州失守。
打开城门后便随着史权一起向城外狂奔,一人跑则十人跑,十人跑则全军皆跑,北门的守城士卒都反应过来,纷纷扔下兵刃,跟着人流向城外跑。
甚至有些士卒边跑边脱衣服,只为了能够碰到敌军的时候多一分生还的希望。
玉兔高悬的时候,邓州城正式易主。
戚继光并没有在邓州停留,留下数千士卒,清扫城内残敌,打扫战场,并接管邓州城的防务,顺便命人通知在襄阳的俞大猷尽快派人前来接管。
自己则带着大军穿过邓州,顺着守将史权逃跑的方向,继续追击。
兵贵神速,戚继光打算趁着消息没有传开,蒙古没有防备的时候,快打猛攻,将附近的城池悉数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