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骑在战马上,一边赶路一边喊来传令兵:
“令!参将吴德胜带一万人马,放弃所有辎重,直扑新野及附近的唐州、泌阳!”
“令!游击将军周顺奎率五千骑兵,马裹蹄,人衔铃奔袭镇平、内乡!”
“告诉他们,不惜任何代价,天亮之前,本帅必须看到捷报!”
“得令!”
戚继光则率领剩下的人马,更换上在邓州城守军拔下来的蒙军装束,远远的吊在史权后面。
今夜的战果将决定后续战争的走向,如果能够顺利将这几处城池拿下,那便能切断敌军的补给线和通讯线,而且新野、镇平是蒙军的粮草储备地之一,攻占这两处地方既可以削弱敌军,还能给自己增加补给,降低后勤压力。
对于明军的能力,他毫不怀疑,此战只要后勤能够跟上,他有信心将蒙古人打的能歌善舞。
看史权逃跑的方向想必是军事重镇:南阳
自从上次蒙古大军在襄阳城下惨败而归后,便在此处囤积了无数的粮草辎重,还有十余万精锐士卒。
根据锦衣卫密报,蒙古大军已经结束西方的战役,大军正在回撤,而且根据收买的内线回报,蒙古朝廷已经放弃西进战略,将目光再次投放到南宋,毕竟西方地形复杂且远离蒙古核心区,征服成本过高,而南宋的财富与战略价值更受重视。
如果不能趁着蒙古大军尚未回归,拿下几处重要的通道节点,那等待明军的恐怕将是旷日持久的战争。一旦进入战略僵持阶段,对于大明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
面对身经百战的蒙古大军,哪怕拥有火炮等物资的明军也不敢大意,毕竟此刻的蒙古军队的战斗力,确实恐怖。
除了这些身经百战的蒙古精锐,同时回撤的还有密宗以及沿途招揽的各派高手。
此刻的史权带着亲兵一刻不敢停留,快马加鞭,他知道明军既然大军进攻,定然不会只拿下邓州后,便偃旗息鼓,附近的新野、唐州等地一定会被明军趁势拿下,虽然这几个地方也有数千守备,但这些县城要么地处交通要道易被切断补给,要么是粮草储备地易被攻占,难以作为长期坚守的据点。
而南阳则不同,它是军事重镇,是粮草和军力的集结地。常年有数万精锐驻守,有着坚固的城防和充足的物资储备。控制着南下通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史权认为,只要能到达南阳,凭借其强大的防御力量和丰富的资源,不仅可以抵御明军的进攻,还能以此为基地进行反击。与其在那些容易被攻破的县城中疲于奔命,
不如集中力量坚守南阳,等待时机扭转战局。所以,他果断地选择直奔南阳,期望能在这座重镇中找到一线生机。
史权快马加鞭,一路疾驰,七十余里的距离转瞬即到,到达南阳城下后,城门已经落锁。
守城的士卒听到城下马蹄的声音,高声喊道:“什么人”
“本将邓州守备史权,有要事禀告阿里海牙元帅”阿里海牙是蒙古大汗蒙哥的亲信(历史上实为忽必烈心腹)。
守城士卒听到史权的名字,不敢怠慢,连忙喊来当值的百夫长,百夫长接着微弱的灯火,努力的往下瞧“还真是史将军”
史权不仅是邓州守备,还是蒙古汉军世侯史天泽之子,史天泽家族在蒙古朝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是元朝唯一官至中书右丞相的汉人,后升任枢密副使、中书左丞相,参与制定国家制度,忽必烈赞其“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堪比唐代郭子仪。
“开门”百夫长立即安排手下,放下吊桥,打开城门。
巨大的吊桥,随着士卒的转动绞盘,缓缓放下,包铁的城门也随着“吱吱”声缓慢的打开。
看着放下的吊桥,史权终于松了一口气,只要能逃到城里,就算是安全了,至于兵败的责罚,他倒是不担心。
“走,进城”史权冲着亲兵说道
战马刚踏上吊桥,身后突然传来密集的马蹄声。他下意识地扭过头向后看去,只见马背上是身着蒙古士卒军服的骑兵。
守城士卒也看到了远处的骑兵,高声喊道:“史将军,这些又是何人”
史权随意的答道:“是我邓州守军”他跑出邓州城时,确实有很多守军跟着一起向外跑,想必这....
‘不对,邓州哪来这么多战马’他突然冷汗直流。
凭借多年的经验,他从马蹄声判断出身后的骑兵不下千匹,而邓州似乎并没有这么多骑兵。
他瞬间反应过来,意识到情况不妙。
一边声嘶力竭地高喊“关城门”,一边死命地抽打身下的战马,试图在城门关闭前冲进城中,但此时关闭城门已为时已晚。
听到史权的叫喊,百夫长立即高喊:“抬起吊桥,快,抬起来”
但吊桥重达万钧,哪是一时半刻能够升起来的。
明军领头的杨过双腿紧紧夹住马腹,长袖卷起马鞍上箭筒内的特制铁箭,用力向着吊桥的长索射去。
小儿手臂粗的绳索应声而断,只剩一根绳索的吊桥已经承受不住如此重量,瞬间倾斜,城墙上操作绞盘的士卒被突如其来的惯性滚到了一起。
负责关闭城门的守军,费力的推动着城门,但刚才打卡城门便耗尽了力气,一时间城门关闭的速度,愈发的缓慢。
,杨过眼神冷峻,神情镇定自若。只见他衣袖猛然卷起,将身边士卒刚刚点燃的火药,轻松的抛到城门内。
“轰”正在推动城门的士卒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瞬间便被炸的血肉横飞。
趁着这个时间,大明骑兵如潮水般迅速冲向城门。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呐喊着冲锋,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冲到城门下后,一部分骑兵下马,迅速控制住城门的绞盘和绳索,防止城门再次关闭。另一部分骑兵则纵马沿着台阶登上城墙,与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这些作为先锋军的骑兵皆是修炼《龙象般若功》有成的精锐,哪怕只修习到一层,也不是常人所能比拟。
城墙上,喊杀声震耳欲聋。守军们凭借着城防工事,顽强抵抗。他们用长枪刺向冲上来的骑兵,有的骑兵不慎被刺中,惨叫着跌落城墙。
但明军骑兵毫不畏惧,他们灵活地躲避着长枪,用长刀砍向守军。
守军很快便被屠戮一空。先锋军没有丝毫停留,趁着驻守在南阳的大军正在睡梦中之时,直奔大军所在之处。
此刻的蒙古士卒皆在睡梦之中,只有寥寥几人被惊醒,但又嘟嘟囔囔的睡去。
毕竟在大军看来,此刻的南阳城坚不可摧,况且前方还有邓州城,作为前哨。
大明骑兵人手一个装满火药的大陶罐,接着马势,用力的将陶罐抛入大军之中,数十声巨大的轰鸣声,将睡梦中的蒙古士卒彻底惊醒,但为时已晚。
没等士卒们穿戴好甲胄,明军骑兵便挥舞着长枪,纵马杀入营中。
一时间马嘶声,叫喊声,厮杀声,以及不是传来的爆炸声,让蒙古士卒分辨不出敌人得到数量,所有人都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
蒙古主帅阿里海牙,毕竟身经百战,反应迅速,先是将亲兵集合起来,让亲兵齐声高喊:“不要乱,各自归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