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增编扩军定乾坤

八万士卒将手中的袍泽交给了早已在旁的太监,骨灰会先存放在《大高玄殿》,那是嘉靖皇帝修建的道观,等《万忠祠》修建好后,再一起请进去。

其余士卒则先回京郊大营,修整一日后,会分批放回家省亲。

李成梁让副将带队后,亦步亦趋的跟着朱翊钧前往东暖阁。

小太监将早就准备好的茶点,放到李成梁旁边的茶几上,这是朱翊钧吩咐御膳房特意为李成梁做的家乡糕点。

看着面前摆放的“萨其马”“炉果”“油炸糕”,李成梁便知道这是为自己准备的,毕竟皇宫大内的御膳房一般做的都是极其精致的点心,像‘龙须酥’‘麒麟脯’。

李成梁情不自禁的拿起一块糕点尝了起来,他知道自己家的这位皇帝,一向不拘小节,从整天穿着宽松的素色长袍就能看得出来,除了像今天这种场合外,就连上朝也不穿龙袍。

就像皇帝自己所说,龙袍不重要,穿在谁身上才重要。

朱翊钧翻看这李成梁带回来的奏报,上面清楚记录了,大军及李成梁在崇祯朝的一言一行,当看到崇祯赏赐白银十万两的时候,朱翊钧叹了口气,有些人穿上龙袍,也不像皇帝。

区区十万两银子,分到每个士卒身上,才一两白银,连士卒一个月的饷银都不到,如此吝啬,能够有人为其卖命才怪。

不过这也不怪他,毕竟崇祯朝的财政状况一向不佳,哪怕有了数千万两银子的横财,崇祯也不敢肆意挥霍。

朱翊钧放下手中的奏报,起身来到李成梁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摆摆手让李成梁不必起身,随便拿起糕点塞到嘴里。

连着吃了两块糕点,安抚了饥肠,端起茶水一饮而尽,然后才悠悠的道:“李爱卿,现在大明的国土越来越大,朕打算将扩编京营,爱卿意下如何?”

李成梁道:“陛下圣明,扩编京营势在必行,不如再招募十万士卒?”

朱翊钧摇了摇头,道:“现在京营不仅要看顾现有国土,不久的将来还要增加安南之地,‘雕翎境’也需要数十万精锐驻守,十万士卒委实不够”

“朕打算,从大明本土招募二十万士卒,在‘雕翎境’再招募三十万士卒,合计五十万,到时候将本土和‘雕翎境’的军队互相调换”

“陛下三思,如果将两方世界的士卒相互调换,远离家人,恐怕会引起士卒抗拒”

“李爱卿所言有理,不如将士卒家眷一同调换,如何?”

“陛下,有道是故土难离,恐怕不易,如果强行调换,恐失军心”

朱翊钧点头,李成梁所言也是他所担心的,不过如果任由士卒驻守乡里,又容易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

李成梁见皇帝态度松动,继续劝说道:“陛下,不如只将百户以上军官调换,这样既可以避免出现地方小团体,又可以降低士卒的抵抗情绪。”

朱翊钧听后,双手鼓掌:“李爱卿,果然是老成持国,此言甚至有理,就按李爱卿所言。”

确定好士卒的组建规模后,李成梁便识趣的告退,自已麾下已经有八万百战老兵,两万缺额也会尽快补齐,如此一来便有十万精锐。

如果自己还去争取组建新军的任务,那再大气的皇帝也不会放心。

组建新军之事除了要和五军都督府商议外,内阁也不能缺席。

次日,接到消息的内阁众人便和五军都督府一起来到东暖阁觐见。

朱翊钧将昨日扩编的事情,告知了众人,但没想到却得到了内阁的反对。

张居正道:“陛下,大明虽然现在岁入颇丰,但贸然增加五十万大军,属实太多了,即便‘雕翎境’的驻军饷银由宋廷负责,但五十万大军的长枪、火枪、甲胄、马匹等却是由朝廷负责,初步估算需银八百万两银子”

“现在朝廷每年的岁入虽然有4000余万两,收入高,开支也很高。现在国库存银只有2000余万两。”

听到张居正报账,朱翊钧也意识到问题,现在国库居然就剩下这点银子,2000万看着挺多,但实际上根本不顶用,单单‘雕翎境’终南山开挖道路这项工程,便需要耗资200万两。

此次出征‘雕翎境’的十五万士卒,也需要准备好粮草,要知道本土作战和跨界征战是不一样的,仅粮草运输损耗一项便是天文数字,哪怕可以在‘雕翎境’就地购买,也无法满足大军所需,仍然需要后方输送粮草。

还有兵器损耗,火药消耗等,以及士卒斩首的赏银和战死士卒的抚恤,这些加起来,初步估计便要800万两。

招募倭国仆从军也需要预备好银两,安南之事也需要银子,朝廷还要留下部分银两以备不时之需。

“如此说来,国库确实有富裕”张居正改革时日尚短,国库没有积累,再加上朱翊钧这段时间好几个大动作,让好不容易充盈的国库,现在也有些吃不消了。

朱翊钧先是反思了一下,继而说道“扩编军队,关乎大明安全,既然国库吃紧,那便少募点,五十万不行,就先募十万”

“另外内帑拨银500万两给户部”

内孥是皇室的小金库,与国库分开,专门用于皇室开支。朱翊钧在万历改革之时,组建了专门用于海外贸易的船队,每年仅海外贸易获取的利润便高达150余万两。

再加上皇庄、皇店以及各地藩王的孝敬、朝廷每年的拨款,这些年下来,内孥现在的存银高达两千五百万两。

英国公张溶,出班,道:“陛下圣明”作为勋贵自然是希望军队越多越好,现在五军都督府已经将募兵权和全国的卫所管理权从兵部夺了回来。

刚才张居正在谈论银子问题,自己不好插嘴,现在皇帝已经退了一步,还从内孥拿出银子,这个时候必须要给皇帝抬轿子。

有了张溶的带领,五军都督府的其余四位都督,皆异口同声的贺起‘圣明’来。

见皇帝心意已决,张居正也不再说什么,他也知道,大明现在四处用兵,却是需要再增加兵力,刚才说国库没钱,只是变相的提醒皇帝,以后花钱要省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