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南宋权相观雄城

朱翊钧待秦皇、汉武启程回去后,即刻命人前去通知宋廷,点名要求贾似道前来觐见,并将‘水浒界’的情报通告武则天和崇祯。

接到情报的武则天、崇祯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同于秦、汉、明三国可集结军力、共御强敌,武则天与崇祯后入群聊,只能孤军奋战。

尤其是崇祯皇帝,本就在灭国边缘,要不是万历皇帝支援,恐怕现在尸体都已经腐烂了。

既然时空通道危险暂时解除,那现在就需要将剿灭流寇的事宜提上日程了。

“王承恩,去请李将军”崇祯遣人将李成梁喊来

崇祯朝的时空通道离着京城并不远,就是为了能够及时撤退。

傍晚时分,李成梁于时空通道处留驻一万兵马,余部则撤回京师。,自己则带着百余亲兵,快马加鞭回去面圣。

“臣,李成梁,参见陛下”

“李将军请起”崇祯亲自上前扶起李成梁,毕竟现在还需要依仗他的部队,客气点好。

“想必将军已经知道朕请将军来的意思,不知道将军有何异议”

“但凭驱使。”李成梁知道崇祯在接触时空通道的危机后,定然想让自己尽快将四川的张献忠剿灭,而这也是万历陛下给自己的任务,不敢推脱

“既然如此,朕会遣人尽快准备粮草,请将军尽快启程”国库充盈的崇祯,大气的说道

“遵旨”

李成梁走后,崇祯又遣人将黑齿常之请了过来,毕竟他负责的京营才是自己的军队。

“黑齿将军,京营重建进展如何?”

黑齿常之抱拳,道“陛下,京营已经招募士卒十万余人,兵甲已齐,只是战马缺乏”前番李成梁剿灭李自成后,俘虏大批流寇,崇祯大笔一挥,就将这些流寇全部收入到了京营。

流寇们也无所谓,反正跟着谁都是吃饭,既然朝廷都没有追究自己等人谋反的罪过,那重新加入朝廷的军队,也能接受。

况且闯军中,本来就有很多朝廷原有的士卒,只是因为战败被俘或者粮饷不济,才被迫加入到闯军中。

现在朝廷已经缓过劲来,还将李自成击杀,正是拨乱反正的时候。

“战马朕明日便遣人给将军送过去”崇祯如今底气十足,反正国库有钱,从汉武帝那里买就是了。

至于皇祖父之前说的训练骑兵的时间问题和粮草问题,在崇祯看来现在都不是事,俘虏的流寇中不乏会骑马的士卒,粮草也可以先武则天等人购买,大不了少买点战马就是了。先购置六万匹战马,加上之前皇祖父留下的三万匹,一人三马,凑够三万骑兵。

崇祯与汉武帝等人的交易,朱翊钧看在眼里,但并没有阻止,毕竟崇祯也是皇帝,贸然在众人面前劝阻,定然引起心中不快。

反正崇祯朝是他的,他想怎么折腾是他自己的事,‘雕翎境’此刻正是用人的时候,李成梁将张献忠尽快剿灭后,连同黑齿常之,将其一起撤回来。

数日后,东京汴梁,贾似道接到万历帝要求觐见的通知后,立即召集幕僚商讨此事。

贾似道悠然倚在太师椅中,指尖轻叩案几:“诸位说说,那位万历帝为何独召本相?应龙,你曾面圣觐见,且直言无妨。”

翁应龙喉头滚动,迟疑道:“学生观那位陛下……似有洞彻人心之能。”

“洞察人心?”贾似道放下茶杯,喃喃道。

照翁应龙这么说,这个万历皇帝恐怕是为雄才大略的英主,一位能够看透人心的帝王,其能力和过往经历定然与常人不同,必然经历过常人所没有经历的磨砺。

这种淬炼不仅仅是‘饱经沧桑’的苦难沉淀,亦有‘阅人无数’的经验积累。两者交融后形成的复杂智慧。

这种能力的本质,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权力规则的精准把控,以及对自我与世界的清醒认知。

然而翁应龙分明说过,万历帝不过双十年纪。这般年轻,又怎会有‘饱经沧桑’的沉淀?

贾似道叹了口气,思来想去,怎么也想不明白:“应龙,你觉得万历帝所为何事?”

翁应龙拱手:“这万历帝,统领一朝,麾下精兵无数,又与秦皇、汉武结盟,可以说应有尽有....学生委实想不出来。”

“只是无论如何,恩相都不可推诿不前”

贾似道苦笑,道“我知道,如果我抗旨的话,那恐怕明日便会有大军压境,届时真德秀、魏了翁等人恐怕会把本相押过去吧”

真德秀、魏了翁都是贾似道的政敌。南宋理学的中坚人物,其门生遍布朝堂。贾似道推行公田法时,理学派官员以“违背仁政”为由激烈反对,认为强制赎买土地破坏儒家“仁者爱人”原则。

实则是因为理学派多出身江南地主家族,公田法强制收买超额田产,损害了地主利益,一切不过是利益之争罢了。

“应龙,你说本相带点何物前去觐见?”

“恩相,万历帝坐拥四海,一般东西不一定能入他的眼,不如送一批粮草如何?”

贾似道点点头:“也好,三国大军今日陈兵终南山,想必所费颇多”

“另外,你在从‘教坊’挑选一批舞姬,一同送过去”

数日之后,贾似道以劳军的名义,带着五万石粮草,及一批精挑细选的舞姬,来到了‘明界城’。

这座盘踞于群山之巅的城池,如同巨兽巍峨的脊骨刺破云层。不同于以往的四四方方的城池,这座城池呈五芒星状。城墙就地取材,以坚硬的岩石拼接垒砌。

每个尖角都耸立着三层楼高的棱形角堡,锯齿状垛口间探出青铜浇筑的炮口,寒铁浇铸的荆棘铁网从墙基蔓延至半空。

城墙外侧倾斜四十五度的石面布满碗口粗的矛孔,城内守军可以从中刺出长矛,将攀城敌兵捅成筛子。

贾似道从面前的‘明界城’,便能窥探那位万历帝的一二,这座城池短短数月便从群山中拔地而起,所需人力、物力及钱财堪称车载斗量。

现在的‘明界城’并未进入戒严,虽踞群山之巅,却有一条宽阔石道蜿蜒而下,直通襄阳。道上车马络绎,商队往来如织。

从衣着来看,其中不仅有大明人,大宋人,甚至还有蒙古人。

以往嚣张跋扈的蒙古商人,也在安安静静的排队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