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交易账本
对于金融来说,账本比货币更重要,或者说行为比对象更为关键。货币只是相对静态的数字,而货币的来源、去向、作用等动态信息才是最需要全面、精准、细致掌握的。甚至可以说,账本清楚了,货币情况自然也就清楚了,反之则不然。
货币的流通使用,包括买卖、转账等,都属于交易(Transaction,经常简写为Tx)行为。把每次交易行为的详情记录下来,称为记账(Bookkeeping,或称为簿记)。最简单、直观的记账方式为单式记账法,就是客观地记下何时谁花了多少钱,购买了谁的什么东西等,如图1.5所示,俗称“流水账”,以便事后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准确地掌握收入、支出的情况。最朴素的记账方法是站在自身的角度,以自己为交易的一方,只需记录日期和时间、资金流向(收入或支出)、金额、交易对象、交易内容(可细化物品组成清单、单价和数量)。

图1.5 单式记账法示例
记账一般是对交易事实的忠实、原始的记录,包括被取消的交易,但也可以扩展记录尚未发生的交易,如预期交易、有条件的交易。交易双方订立的合同中常常包含有条件的交易,例如,签订合同后3个工作日内支付10%,软件开发完成上线运行后支付60%等。一旦交易双方(或多方)达成某种约定,则各方应守信履约,不论交易有没有完成,交易都应以某种形式被固化下来,成为可以采信的证据,防止任意一方毁约。但是,单式记账法仅在一个账户中登记,是交易的一个方面,且一般只反映现金收支事项,随着商业活动、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复杂和频繁,已不能完整反映诸如债权、债务、资金去向和来源等全方位的信息。比如买咖啡的钱,并不知道(当然个人也不在乎)是爸妈给的零花钱,还是勤工助学挣的薪水,还是炒股票的收益。
14世纪的威尼斯商人为了理清付款、收款、贷款、抵押、赊账、放贷、拆借等各种金融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发明了复式记账法(Double Entry Bookkeeping),成为一种更科学、更完善的会计方法。一方(个人、家庭或机构)拥有的全部资产(Asset)如下式描述:

恒等号的左侧说明资产的构成和去向,包括银行账户有多少钱、有多少固定资产、花了多少成本及费用等;恒等号的右侧说明资产的来源,包括负债(Liability)、所有者权益(Equity)和损益。负债是指欠别人(银行、交易对方等)多少钱,所有者权益是指股东拥有多少钱,损益是指公司经营活动导致收入和成本(及费用)间的差值形成的盈利或亏损。
复式记账法以借(Debit)和贷(Credit)为记账符号,前者体现债务,后者体现债权。任何一笔涉及钱物的交易,分解到最基本的单元,都会记录为借、贷两个会计科目(Entry),这也是称之为“复式”的原因。具体操作方式是:资产和成本(及费用)的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每一次交易都要记两笔,一笔借方、一笔贷方,两者金额相等。相比简单的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在记每一笔账的同时将资金的来龙去脉、科目构成反映得一清二楚(如图1.6所示),而不是只知道账上还有多少钱(如图1.5所示),这对于公司经营而言相当有必要。

图1.6 复式记账法示例
例如公司开张购买了一批办公计算机,花了5万元,此时应在资产中的银行存款的贷方记5万元,因为钱减少了,同时资产中的固定资产的借方记5万元,因为固定资产增加了,两者相抵,公司总资产没有变化;又例如公司为了开拓业务的需要,向银行贷款20万元,则应在资产的银行存款的借方记20万元,在负债的贷方记20万元,因为虽然银行存款多了,总资产看上去增加了,但股东的权益并没有增加,多出来的钱是借来的,总有一天要还的;再例如公司签了一个合同,到账65万元,应在资产的银行存款的借方记65万元,同时在收入的贷方记65万元。
复式记账的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清晰反映资金的来源、流向和状态,能够完整体现资产状况。理论上,从任何一笔钱可以一路追溯其收付的过程与相关方,这对于证明资金合理来源、实现专款专用、评估借贷规模和风险等都有重要作用,在审计、监管等方面也是必要依据。为保障资金和交易的可验证性,比特币系统的账本就是运用复式记账原理来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