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金融安全:风险预警与边界构建
- 王洪章主编
- 2104字
- 2025-03-28 18:53:05
第二节
国家金融安全的构筑逻辑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金融风险防控格局”。如何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金融风险防控格局呢?首先,要坚持底线思维,对金融风险的准确识别和预警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底气。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我国采取以集中整治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接管包商银行为重点的处置部分中小银行风险、应对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所有这些举措的前提是对金融风险的准确识别和预警。其次,要坚持问题导向,对金融风险的准确计量和处置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必要手段。我们必须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精准“拆弹”。最后,要坚持系统性思维,系统构建我国金融安全边界是我国金融安全的久久之功。金融安全边界由金融价值和金融价值基础的安全边界组成,要构建监管体制机制、金融机构、政策法律、自律性组织、粮食安全等金融安全核心点的边界,以核心点的安全构建边界的安全。
一、逻辑起点:金融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准确判断风险隐患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对存在的金融风险点,我们一定要胸中有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未雨绸缪,密切监测,准确预判,有效防范,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
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识别银行机构的风险是识别与防范金融风险的核心内容。
外汇管控是一个国家与外部金融体系联系的重要桥梁,更是控制和切断外部金融风险冲击的重要工具。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为吸引外资,197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要进来,必然要兑换人民币,必须有合理的汇率机制才行,对汇率及外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迫在眉睫。1981年,我国启动汇率改革,实行汇率双轨制,即贸易汇率和非贸易汇率不同。随后实行外汇留成制度,但实质仍是双轨制,极易造成价格体系扭曲。1994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变局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兴起;与此同时,作为政策协同,统一的外汇市场也得以建立,并实施银行结售汇制度。至今,我国仍实行外汇结售汇制度,牢牢管控外汇市场及资本的跨境流动。然而,新时代我国金融业大幅度对外开放,资本跨境流动更为频繁,且体量更为庞大。2019年,我国外汇市场交易规模达29.12万亿美元,银行结汇达1.85万亿美元,售汇达1.91万亿美元。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资本流动将更加频繁。因此,通过增强汇率弹性、平衡利差和汇率关系、增强经济发展潜力等来夯实汇率稳定的基础,再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推进外汇市场市场化运转、顺畅外汇交易通道、完善资本市场价格竞争机制、丰富防控资金外流的政策工具等,实现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的良性互动,更好地确定我国新时代外汇管制的界限,是识别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应有之义。
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与难点,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我们防范金融风险的底线。近年来,由于影子银行、期限错配、互联网金融等缺乏监管,我国金融风险急剧累积,有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众所周知,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IFIs)出现危机极有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根据国际金融监督和协调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公布的数据,我国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均已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lobal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 G-SIBs),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则是全球9家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之一。2019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按照此意见稿标准,我国将会有30家左右的银行被认定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当前急需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表现形态、产生机理进行梳理和研究,增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逻辑终点:构建国家金融安全边界
如前所述,国家金融安全边界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所有金融价值及其金融价值基础不被威胁和不受威胁状态的边界。构建牢固的国家金融安全边界是预防银行挤兑风险、外汇管控失效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法宝。我国需要对拥有的所有金融价值及其金融价值基础构建不被威胁和不受威胁的边界。
然而,金融混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导致我国金融安全边界的模糊化状态仍然存在,金融科技正深刻重构我国金融安全边界。金融资产储备和配置不合理等使我国金融安全边界难以应对新时代金融业发展新特征的挑战。同时,我国金融安全边界基础不实、不合规创新等给金融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缺乏独立全面的金融安全审查机制等导致我国金融安全边界缺损。
要构建我国国家金融安全边界,从短期来看,要正确处理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主要矛盾,即中美关系,坚定以渐进式方式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从长期来看,要加快明确我国金融价值及金融价值基础的主要内容,厘清各类金融价值及各类金融价值基础间的边界关系,确定金融价值及金融价值基础的安全边界、标准或阈值。以构建监管体制机制、金融机构、政策法律、自律性组织、粮食安全等核心金融价值主体和金融价值基础主体的安全边界,推动我国整个金融系统安全边界的构建,防范前述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