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研究方法

1.4.1 公共政策内容分析方法

公共政策内容分析方法是一种对公共政策文本内容进行系统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语言分析方法,其目的是要分析清楚或测度出政策文本中有关主题的本质性事实及其关联的发展趋势。1 本书通过对中国《宪法》《环境保护法》以及与环保公众参与相关的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党的政策、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工作文件等的搜集、整理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梳理中国环保公众参与机制供给的历史发展脉络及现状。

1.4.2 文献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也称“情报研究”“资料研究”或“文献调查”方法,是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检索、搜集、鉴别、整理、分析,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2 文献研究方法在本书中又具体界分为“学术探究法”和“媒介内容分析法”。其中,学术探究法是指从已发表的众多学术研究成果中挖掘与整理关于制度需求的内容,媒介内容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大众传媒的报道与评论了解社会公众针对特定主题的需求情况。笔者从中国知网的期刊数据库和会议数据库检索下载历年发表的与环保公众参与相关的学术文献,并对这些学术文献中有关环保公众参与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时从中国知网的报纸数据库检索下载各类报纸历年发表的与环保公众参与相关的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并对这些报道和评论中提出的改革中国环保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议进行分类汇总,据此总结归纳中国环保公众参与的人大和政协机制、行政机制、司法机制的需求内容及其历史变迁。

1.4.3 问卷调查方法

笔者根据中国环保公众参与机制中各类具体机制的制度需求落点、制度需求强度统计结果以及制度供需均衡分析结果,选择近二十年内制度需求强度较高且处于制度供需内容严重失衡状态的制度需求落点作为问卷主体题项编制的基础,据此编制了“中国环保公众参与机制改革需求的调查问卷”。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中采取了制度需求优先序调查法来测量社会公众对环保公众参与机制需求内容的需求强度,并运用专业问卷调查系统——腾讯问卷实施正式问卷调查,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中国环保公众参与机制的需求现状。

1.4.4 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方法是一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分析方法。本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环保公众参与的人大和政协机制、行政机制、司法机制的制度供给情况与需求情况进行细致的历时比较,从环保公众参与主体、客体、程序三个维度深入分析环保公众参与各具体机制的供需数量均衡、结构均衡和内容均衡的样态。

1.4.5 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咨询方法。环保公众参与机制是一个复杂系统,利益表达机制的需求和供给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系统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深刻地揭示环保公众参与机制供给与需求非均衡的成因。

1 参见李钢等编:《公共政策内容分析方法:理论与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2 参见杜晓利:《富有生命力的文献研究法》,载《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