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外医院心血管病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程
- 杨伟宪主编
- 1518字
- 2025-03-14 23:41:54
第三节 稳定型心绞痛
一、心绞痛分型
1.按性质分型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心绞痛分为劳力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
(1)劳力性心绞痛:
是由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耗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的胸痛发作;疼痛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可迅速消失。劳力性心绞痛分三类。
1)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劳力性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以内。
2)稳定劳力性心绞痛:
劳力性心绞痛病程稳定在1个月以上。
3)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同等程度劳力所诱发的胸痛发作次数、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突然加重,病程在1个月以内。
(2)自发性心绞痛:
特征是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可单独发生或与劳力性心绞痛合并存在。某些自发性心绞痛患者在发作时出现暂时性的ST段抬高,被称为变异性心绞痛。
2.Braunwald心绞痛分型
(1)稳定型心绞痛。
(2)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除稳定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所有类型,包括初发劳力性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表1-1)。
表1-1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分型

二、危险分层
1.严重程度分级
加拿大心脏病协会(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见表1-2。
表1-2 加拿大心脏病协会(CCS)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

2.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分层
见表1-3。
表1-3 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分层

注:CCS,加拿大心脏病协会。
三、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见图1-3。
对于因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而接受金属裸支架(BMS)治疗的患者,推荐至少1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75~100mg/d,氯吡格雷75mg/d);对于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患者,建议双联抗血小板6个月并根据缺血及出血风险调整时程。

图1-3 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四、稳定劳力性心绞痛的冠状动脉造影适应证
1.Ⅰ类适应证(心脏病专家的普遍共识)
(1)严重的心绞痛症状(CCS Ⅲ级或Ⅳ级),已经采取最佳药物治疗。
(2)负荷试验提示的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高危人群。
(3)心脏骤停的幸存者。
(4)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同时伴有心绞痛。
(5)具有严重CAD的临床预测因素。
2.Ⅲ类适应证(不推荐使用冠状动脉造影)
(1)症状较轻,药物治疗即可解决。
(2)患者不接受血运重建治疗。
(3)患者尽管要求明确诊断,但罹患CAD的概率较低。
五、稳定劳力性心绞痛的综合治疗建议
1.负荷试验成像
对稳定性CAD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是可行的,如核素显像或超声心动图。
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以识别有适度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并指导其治疗。
当患者具有小面积灌注缺损或轻微室壁运动异常、高阈值心肌缺血、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和明确的症状时,应给予药物治疗。
2.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若给予充分药物治疗后症状持续存在,应行血管造影检查。当有证据表明患者存在多部位心肌灌注缺损、低阈值心肌缺血、中度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时,亦应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3.药物治疗并控制危险因素
对于单支病变的CAD患者,未涉及左主干或供应大面积心肌区域的冠状动脉分支,给予药物治疗并控制危险因素是首选方法。
4.药物治疗联合其他方法
对于多支病变CAD患者,当左心室功能正常、临床症状轻微或心肌缺血风险较小时,药物治疗仍可作为可选方法。
(1)对这类患者选择行多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时,应进行个体化评估,充分考虑到血管造影解剖、左心室功能、患者并发的疾病、手术风险及患者的偏好。
(2)进行血运重建之前,关于缺血部位心肌存活存在任何疑问都应行相应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5.介入治疗
对于无保护左主干狭窄患者,既往建议对能够耐受手术的所有患者行CABG,近期有所修改,即对某些严重左主干病变的患者,PCI可作为选择。
6.控制危险因素
无论釆用何种治疗策略,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包括使用降脂药物、改善生活方式、服用阿司匹林等,是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谭晓燕 窦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