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桑给巴尔卫生体系概况

桑给巴尔的卫生保健系统由公立和私立两部分组成,全岛居民在每5km2内可以到就近的公立或私立卫生院就诊。2011年数据显示,桑给巴尔大多数卫生设施都是公有制,目前共有144所公共卫生院及医院,其中初级卫生院138所,二级地区医院3所,三级医院3所,后者包括1所综合性医院及2所专科医院。此外,还有81所私立卫生院,主要集中在温古贾岛,奔巴岛仅有11所私立卫生院。共有9所医院归政府国防军所有,由地区卫生管理部门支持和监管。较大规模医院床位80~100张,小型医院20~30张。桑给巴尔地方医疗部门共有执业医师、牙科医师、卫生官员助手、医助及外国医生250余人,药剂师、检验技师、护士、助产士等辅助医疗及护理执业人员800余人,每个医生服务的病人数约4 000人。

一、卫生体系的目标和优先事项

桑给巴尔致力于确保卫生服务以人为本,并提供全面的初级卫生保健,其中包括可接受标准的综合卫生服务(获取、供应、分配过程中的公平,以及投入、产出和进程中的部门间协调)。卫生政策的任务是确保所有桑给巴尔居民以其具有成本效益和负担得起的方式获得高质量和公平卫生服务的权利,以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包容性决策、健康促进和保护、实践安全和健康安全。其愿景是为健康人群提供可靠、可访问且公平的医疗保健服务。

卫生部门的政策在为人群提供卫生服务时涉及多个关键优先领域,其中包括在各级建立质量保证机制,以强制遵守标准协议和准则;有关卫生计划的协调和整合;改善资源调动和财务管理,以确保充足的资源可用性、效率和成本效益;建立协调机制以协调与各伙伴的合作方式;实现从治疗到预防的转变;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活动的创新和整合。在执行卫生政策时,卫生部门面临许多挑战,包括人力资源不足,生产力、技能和知识能力不足;在提供保健服务方面缺乏协作机制以及药品、用品和设备的短缺;包括被忽视的热带病(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NTDs)在内的非传染性疾病增加。

除卫生政策外,桑给巴尔卫生部门还以一项名为“桑给巴尔卫生部门改革战略计划(Zanzibar Health Sector Reform Strategic Plan,ZHSRSP)”的卫生改革战略计划为进一步指导,该计划将里程碑和卫生优先事项共同指定用于支持和实施。政府及其合作伙伴每年对进度进行检查。第一期ZHSRSP Ⅰ 为2002年3月至2006年7月,第二期ZHSRSP Ⅱ为2006年7月至2010年11月,第三期ZHSRSP Ⅲ正在制定中。

ZHSRSP Ⅲ确定了一些关键主题,将在5年内予以加强,主要包括加强卫生人力资源(HRH);加强权力下放到卫生服务部门;确保弱势群体的覆盖;通过集成提高效率;提高透明度、问责制和合作关系。专门实施和支持5项重点卫生干预措施,包括生殖与儿童健康,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传染病防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心理健康、社会福利和药物滥用。在前面列为优先第三项的8种传染病中,4种是被忽视的热带病,即淋巴丝虫病、血吸虫病、土壤传播的蠕虫病和麻风病,这显示了卫生部门在处理NTDs 方面的承诺。然而,重要的是,该计划提倡采用一种综合方法,在即将到来的新ZHSRSP Ⅲ中应整体解决NTDs问题。

2010—2015年国家首要的政策——桑给巴尔增长和减少贫困战略(The Zanzibar Strategy for Growth and Reduction of Poverty,ZSGRP Ⅱ),已将被忽视的热带病与非传染性疾病一起纳入其中,桑给巴尔确定了以下政策目标、核心集群战略和主要干预措施,与NTDs相关内容见表1-4。

表1-4 2010—2015年桑给巴尔增长和减少贫困战略(ZSGRP Ⅱ)中与NTDs相关的核心集群和一揽子计划

二、医疗卫生设施利用情况

2011年桑给巴尔地区人口近98.2万,残疾人口比例约为1.5%,主要为麻风病/生理残疾、哑巴、失聪、精神病、多种残疾、失明、白化病等。2011年桑给巴尔门诊设施的利用率估计为1.0,即平均每人每年使用1次,这与2009年和2010年的比率(0.9)相比略有增长。2011年,温古贾岛的利用率为0.9,稍低于奔巴岛的利用率(1.2)。5岁以下儿童门诊的利用率比较高,全桑给巴尔为2.1,即5岁以下儿童平均每人每年至少到门诊就诊2次。2011年公共卫生设施中门诊病人约39.6万,其中男性17.5万、女性22.1万。公共卫生设施中门诊工作的十大疾病排序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皮肤病、耳鼻喉头颈部疾病、肺炎、肠道寄生虫病、外伤、尿道感染、眼科疾病、牙科疾病。此外,疟疾、黄热病、艾滋病的发病率均较高。

2011年总住院病人数约7.1万,其中男性2.0万、女性5.1万。桑给巴尔卫生部门改革战略计划(ZHSRSP Ⅱ)制定的最低目标为经营好的医院床位占有率为60%。目前,桑给巴尔所有医院的床位占有率已经从2010年的45.8%提高到2011年的49%。床位占有率最高的医院达63.2%,最低仅为23.9%。桑给巴尔医院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2天。在奔巴岛,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医院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2.9天、2.6天和2.4天,而温古贾岛3年来的平均住院天数均为2.2天。连续3年桑给巴尔公立医院的十大住院原因几乎不变。2011年肺炎为住院的首要原因,占16.2%;腹泻列第二位,占16.1%;高血压列第三位,占7.2%。其他住院原因为自然流产、尿道感染、严重贫血、疝气、哮喘、骨折、麻疹、糖尿病等。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近年在住院原因中超过了传染性疾病。

桑给巴尔公立医院的死亡率从2010年的4.1%降低到2011年的3.3%。奔巴岛地区从2010年的7.7%大幅降低到2011年的3.5%,而温古贾岛地区却从2010年的2.6%增加到2011年的2.9%。2011年医院患者的十大死亡原因和前面几年一样,肺炎依然居榜首,占所有死亡原因的9.0%;其他有严重贫血占7.0%、高血压占6%、败血症占4%、脑卒中占4.0%等。

三、当地卫生状况及医院设施

桑给巴尔工农业均不够发达,当地实行一夫多妻制,人口出生率高,居住房屋都是简易平房,生活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很差。当地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的设施条件仅相当于我国一些乡镇卫生院水平,二级地区医院及初级卫生院的条件则更差。设施最好的综合性医院患者很多,但患者候诊时多是席地而坐,医生诊室桌椅破旧,医用记录本是最普通的小学生用练习本,病房内的简易病床上床褥五花八门,很多是病人自己带来的。遇到住院患者多的时候,每张病床上居然要安排2~3位患者。病房很少有监护仪器等设备,连氧气的供应都不能保证。手术室的条件极为简陋,手术中常遇到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如手术过程中突遇停电停水,情形十分危急。有些护士不戴帽子、口罩就进手术间,反映了医院较差的无菌观念和较低的管理水平。目前在国内已普及的一些检验项目在桑给巴尔还无法开展,就连血电解质这样基本的项目都没有相应的仪器去开展,严重影响对疾病的诊断和救治。

四、卫生体系的组织架构

桑给巴尔卫生部代表桑给巴尔革命政府负责卫生部门的总体管理。桑给巴尔卫生部负责卫生部门的政策制定、战略规划、资源筹集、监测和评估。卫生部还向其他私人卫生服务提供者提供指导或建议,并监测该国服务的质量。该部由卫生部长领导,随后由副部长和首席秘书领导。首席秘书下设有一个总干事,下面设有几个司局,主要包括预防服务局、治疗服务局、政策与计划局、人力资源和财务局。其中,NTDs控制项目向预防服务局主管报告。如前所述,公共卫生部门具有3个服务提供级别,包括初级-保健单位和中心(PHCU和CC),二级(地区医院)和三级(Mnazi Mmoja医院,包括专业医院)(图1-1)。

三级服务的提供由医务部门负责,其他级别由区域医疗官员管理,其次是地区医疗管理团队,负责监督二级服务。初级由地区协调,但由负责机构负责。由于设施中正在进行许多预防活动,因此预防服务总局与该级别的相关计划和活动密切相关。

像坦桑尼亚大陆和其他国家一样,桑给巴尔自第一版ZHSRSP以来也经历了卫生部门改革。总体而言,桑给巴尔和坦桑尼亚的卫生部门改革旨在建立一个有效的卫生系统(图1-1)。建立卫生部门改革秘书处(HSRS)是政府为确保有效实施卫生部门改革而采取的措施之一。HSRS的职责是对政策制定进行审查、监视、评估及管理。

为了加强来自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之间的伙伴关系,并在动态高效中推进改革进程,建立了技术工作组。这些机构更经常地协调给定领域内的活动。每个小组的一位主席参加了HSRS例行会议,从而促进了向卫生部和卫生部门改革秘书处的反馈。桑给巴尔采用这种全行业范围的卫生部门管理方法,提高效率、透明度和问责制。

图1-1 ZHSRSPⅡ中规定的桑给巴尔卫生体系组织结构图

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

联合国在《千禧年发展目标计划》中承诺,无论富有还是贫穷,国家都必须消除贫困,提高人类的尊严和平等,促进和平、民主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并制定了促进发展和减少贫困的8项千年发展目标。8项目标中,有3项直接和卫生有关,其他各项也对卫生领域有着间接的影响。卫生领域的千年发展目标包括在2015年前降低儿童、产妇以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患者、疟疾、肺结核以及其他疾病患者的死亡率。为了达到这3项目标,桑给巴尔当地卫生部门和江苏省援桑医疗队做出了艰苦努力,降低了当地儿童死亡率,提高了产妇健康状况。在治疗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与联合国发表的《2013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E33列举的千年健康计划的成果,如“儿童和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营养情况得到改善,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肺结核和疟疾导致的疾病减少、死亡率下降”相一致。但是,正如2013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所述:“虽然在过去的10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仍有许多国家因为资金短缺而无法真正实现这些卫生领域的目标”。目前桑给巴尔等地的非洲人民生活仍十分贫困,医疗卫生总体水平较低,形势十分严峻。近50年来,中国援非医疗队为桑给巴尔医院、诊所等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医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巨大帮助,在当地医疗服务和卫生人才培养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提升了我国国家形象和软实力。医疗队员们正在继续努力,为非洲人民提供医疗援助的同时,用实际行动谱写着中非友谊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