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ES月度经济分析报告(2014)
- 高培勇 夏杰长
- 1659字
- 2025-03-31 03:44:10
九月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稳中有降,体制改革或是推动服务业率先复苏的新动力
·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抑制房地产投资过度波动亟须机制重设
·消费延续弱势增长,降低物流和垄断成本势在必行
·CPI和PPI增速双双回调,宏观运行和企业经营持续承压
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4%。其中,第三季度增长7.3%,增速比第二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7.4%,与上半年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9%,低于上半年0.1个百分点(见图1)。这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的放缓是第三季度GDP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2011年以来,相对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幅的急剧放缓,第三产业运行表现得要更加平稳,成为维护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但是,虽然服务业体制改革已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但还远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政策激励作用,从而致使服务业仍然没有有效摆脱对第二产业发展的过度依赖,难以实现独立较快发展。9月份,虽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比8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但也只有8.0%。由于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持续下滑,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调整仍未结束,工业部门的弱势调整仍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或许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产生压制作用。未来一段时期,要更加关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步性,警惕两大产业调整共振可能带来的经济向下运行的压力。
图1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变化趋势
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1%,较1~8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见图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由1~8月份的13.2%回落到12.5%,制造业投资增速由14.1%回落到13.8%。分行业看,制造业中纺织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投资增速回落幅度相对较大,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政府主导投资的服务业投资增速延续了上月的回落趋势,但增速回落最大的还是房地产业投资,正是房地产业投资增速相对上年同期7个百分点的回落幅度,才导致了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上年同期的明显下滑。当前房地产市场价格回调,以及房地产成交量萎缩,将对房地产投资产生较严重的抑制作用,并会对相关上游产业投资产生不利影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短期内难以恢复较快增长。因此,制定长期有效机制抑制房地产投资的过度波动,将是宏观调控面临的一个新命题。
图2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6%,较8月份略低0.3个百分点(见图3)。其中,粮油食品和饮料烟酒、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石油及制品、建筑及装潢材料等项目消费增速都有较大幅度的降幅。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再度放缓,既有部分消费品价格增速下行的原因,也受到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导致的家居用品消费增速回落的冲击。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成本将趋于降低,垄断过度加价有望得到破除,从而对消费将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不过总体来看,在深化体制改革、需求依旧疲弱、物价涨幅回落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消费增长呈现稳中有降趋势,未来增速仍然难以有较大幅度的回升。
图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
2014年9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见图4)。PPI持续负增长,主要因为上游采掘业价格降幅较大,而且,上游工业品产能过剩与库存偏高也加剧了工业领域通缩压力。9月份,黑色金属材料类、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钢铁)价格分别同比增长-6.1%、-12.6%、-7.9%,汽车制造业价格同比也下降了0.4%。PPI持续负增长,还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产生了较大的负向冲击。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6%,比8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不仅为年内新低,也创下了2010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除了工业品价格走低对CPI上涨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外,食品特别是粮食价格的走稳也对CPI走势具有较大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工业品价格向下调整和食品价格走势趋稳仍是影响CPI走势的主导因素,并将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企业利润。
图4 CPI与PPI月度涨幅
(执笔人:吕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