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终端需求周期性及趋势性紧缩并存,工业生产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第二产业投资增速继续放缓,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回升明显

·餐饮收入增速低水平企稳,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总额增速趋于回落

·CPI和PPI走势仍显疲弱,但全面通货紧缩特征尚不明显

10月份,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速都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其中,纺织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带有较强的趋势性,2011~2013年纺织业增加值增长率逐年下降,分别为10.7%、10.8%和8.3%,2014年1~10月份继续回落到6.5%(见图1)。这一趋势的形成主要是我国各类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开始向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东南亚等周边国家转移。1~10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速只有6.0%,较上年同期回落4.4个百分点,表明产能过剩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10月份专业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由上月的4.6%继续下滑到3.5%,主要是经济活动萎缩向各行业蔓延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引起的。例如,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工具器械购置增长只有11.5%,较上年同期回落7.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和出口贸易等终端需求增速的放缓,仍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对上游原材料加工类和工具设备制造类等行业产生较大的影响。

图1 纺织业增加值增速变化情况

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9%,较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但10月当月同比增速仍然比上月提高了2.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速由1~9月份的27.7%提高到28.9%,第三产业投资增速为17.4%,与1~9月份持平,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则出现明显下滑,比1~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见图2)。就10月份当月而言,第三产业投资增速较上月11.4%的增速提高了5.2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却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只有9.8%,成为影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主要方面。10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企稳回升,比上月提高3.2个百分点,对稳定第三产业投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10月份,“稳增长”调控政策力度有所加大,突出表现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投资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成为促使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反弹的最主要影响因素。10月份第二产业投资增速的下降则主要受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的影响,而这些行业投资增速下降又是需求疲弱和价格下跌使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所致。正是由于工业增加值增速的持续放缓将导致需求疲弱和工业品价格走低,并且削弱相关企业的投资意愿,从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制造业投资的调整也就不可避免。

图2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当月增速比较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5%,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见图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3%,比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分项目看,虽然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扭转了连续两个月的下降趋势,但同比增速也只有2.1%,而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7%,不仅比上月大幅回落了0.5个百分点,而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跌落至9.0%以下。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49.0%,其增速明显的下滑对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冲击是显著的。这一方面与经济整体表现疲弱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体制改革遏制公务消费的成就和影响。从趋势来看,尽管餐费收入增速仍然低于商品零售总额增速2.0个百分点,但是这种差距已经因餐费收入增速的基本企稳和商品零售总额增速的下滑而明显缩小。未来商品零售总额特别是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总额增速变化情况应是重点关注的方面。

图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项目累计同比增速

2014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6%,涨幅与上月基本持平,维持了低速增长的态势。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45%,比上月略有回升,但是服务项目价格涨幅继续回落,只有1.97%,已是连续第9个月出现回落。不过,服务项目中的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继续维持上涨态势,涨幅达到7.6%,比9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服务项目价格涨幅整体呈现下降态势,而具有劳务性质的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的持续上升,表明居民消费需求整体呈现疲软特征,但是人工成本依然保持了较快的上升态势(见图4)。这种局面有助于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活福利的改善,但是将会对企业利润产生侵蚀作用,对经济复苏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10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进一步扩大,下降2.2%,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工业、冶金工业和煤炭及炼焦工业产品出厂价格降幅明显,是影响10月份PPI降幅扩大的主要因素。不过,与上年同期相比,除了石油工业(价格波动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冶金工业、煤炭及炼焦工业产品、纺织工业等部门产品出厂价格降幅有较明显的扩大外,其他工业部门产品出厂价格有些依然保持上涨,有些降幅收窄或基本持平,因此所谓的通货紧缩仍然只是带有比较强的结构性特征,需要警惕但无须过度担忧。

图4 居民服务消费项目价格涨幅

(执笔人:吕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