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仍是经济运行的主导因素

·微刺激政策效应逐渐递减,固定资产投资向下波动幅度加大

·消费稳中趋降,投资疲弱对消费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物价水平走低,经济运行或受一定冲击

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较7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之大几乎使工业生产增速逼近下限(见图1)。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下降受到上年同期高基数的负向影响,也受到全国气温波动的较大冲击,不过最主要的还是由于企业投资表现疲弱和居民消费热点的减少。工业生产不景气致使8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再度环比下降0.2%,同比降幅也扩大到1.2%。在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工业企业赢利能力也势必受到影响,从而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会再度放缓,企业未来扩大投资的意愿和能力也会遭到削弱。这表明,当前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放缓受到了一些暂时的外部冲击,但这些冲击与经济的自我调整相叠加,仍然会对经济稳定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加深经济自我调整的程度。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大幅回落,表明我国经济仍然处在结构的深度调整过程中,结构调整仍是主导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主要因素,其他偶尔的冲击都不足以改变或冲抵结构调整的趋势性影响。

图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变化

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5%,较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由1~7月份的13.7%回落到13.2%,制造业投资增速由14.6%回落到14.1%。分行业看,1~8月份,不仅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而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政府主导投资的服务业投资增速也明显回落。究其原因,房地产市场的疲弱和部分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对投资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同时,汽车等产品消费需求增速趋缓和微刺激政策的效应递减也影响了相关行业投资的增长。图2是2009年2月至2014年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

图2 2009年2月至2014年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9%,较7月份略低0.3个百分点(见图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下滑,既受消费热点转换的影响,也受市场周期波动的影响,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受体制改革的影响。其中,汽车、石油及其制品等交通项目的消费增速出现了明显下滑,分别比7月份下滑2.7个和3.7个百分点,汽车消费继续维持了5月份以来的个位数增速并进一步降低,未来有可能呈现出趋势性下降,石油及其制品消费增速下降则主要是暂时受到了价格下降的影响;建筑及装潢材料、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家具等居住类项目的消费增速也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落,分别比7月份回落2.4个、2.9个和3.0个百分点,表明房地产市场疲弱的负面影响逐步开始显现;文化办公用品消费增速比7月份也出现了3.2个百分点的降幅,有可能部分受到八项规定、提倡政府节俭办公的影响,未来的变化情况仍有待观察。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再度降至12%以下,这将迟滞投资消费结构的转换进程,并对经济运行稳定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

图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0%,比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见图4)。其中,食品价格虽然比7月份环比上升0.7%,但同比涨幅仍比7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是影响CPI走势的主要因素。此外,交通和通信类消费品价格同比涨幅也比7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特别是其中的车用燃料及零配件项目的价格比7月份大幅回落了3.7个百分点,是影响CPI走势的另一主要因素。其他项目价格总体保持平稳。8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也再度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1.2%。物价水平走低对于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具有积极意义,但这种平稳更多受到需求疲弱的影响,而不是生产和流通成本降低带来的,所以它也会对微观经营活动和宏观经济运行可能产生更大的不利冲击,这一点值得警惕。

图4 CPI与PPI月度涨幅

(执笔人:吕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