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其一,深入了解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了解这些地区农村老年人的减贫需求,为进一步研究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相关政策提供背景资料。

其二,对已有研究进行回顾和述评,借助相关理论分析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及相关政策,为研究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和需求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其三,梳理有关农村贫困地区老年人的各项政策,对现有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相关政策进行评估,分析农村老年人从政策中受益的情况,总结现有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新阶段连片特困地区相关政策框架,探索反贫困路径。

其四,结合连片特困地区政策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基于研究成果进行广泛的知识分享,开展政策倡导行动。

(二)研究内容

第一,了解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现状及现实需求。

老年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其晚年理应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对于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照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国家发展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目前国内已经实施了一些与老年人养老、医疗、社会关照等相关的政策,对提升老年人社会地位,改善老年人生存现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够健全,农村老年人从制度中受益的程度还不高。尤其是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村老年人通过非正式的家庭养老等方式能够获取的资源有限,而政府提供的正式社会保障也处于较低水平,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同时,目前国内缺乏针对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的研究,对贫困地区老年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和现实需求并不十分清楚,对有关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也缺乏评估。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的实地调查,深入了解老年人在经济收入、日常生活、娱乐、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现实状况及需求,探寻改善贫困地区老年人生存状况的路径,为提升老年人相关社会保障水平提供背景资料。

第二,整理分析现有贫困地区老年人相关政策及其运行情况。

目前与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主要包括: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新农合等,这些政策的基本架构和关系有待梳理,在贫困地区的运行机制和运行状况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对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相关政策进行归纳和梳理,对普惠型政策和专门型政策分别进行分析,就政策衔接、政策在地方层面的具体运行、政策的保障水平等进行研究,了解政策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探寻提高现有政策水平的路径。

第三,评估现有政策对改善贫困地区老年人生存现状的效果。

本研究在文献回顾和政策梳理的基础上,对现有贫困地区老年人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和典型案例访谈,收集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了解贫困地区老年人在经济、住房、医疗、子女赡养、政策扶持等方面的状况,并重点关注留守老年人、老年妇女、高龄老年人的情况。通过对实地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考察现有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对于改善老年人生存现状、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实际效果,对政策的减贫作用进行评价。

第四,结合贫困地区老年人生存现状和现有政策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目标群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需要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力求达到最佳的政策效果。本研究通过对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生存现状的调查,了解老年人生活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确定重点方向;同时结合现有政策实施情况,就政策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积极成效进行分析,对政策的不足之处进行归纳总结,为提升现有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结合连片特困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完善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提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