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算法及应用
- 朱建明
- 941字
- 2025-05-07 10:58:24
1.1 社交网络与在线社交网络
1.1.1 社交网络
社会网络是由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是由许多节点构成的一种社会结构。节点通常是指个人或组织,社会网络代表各种社会关系,经由这些社会关系,把从偶然相识的泛泛之交到紧密结合的家庭关系的各种人或组织串联起来。社会关系包括朋友关系、同学关系、生意伙伴关系、种族信仰关系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社交平台将社会网络延伸到虚拟空间中,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社交网络。
2004年之后相继上线的微博、微信、抖音、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社交媒体平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使人之间的信息分享从物理世界的人际关系网络转变为虚拟社交网络。截至2023年4月,Facebook的月活跃用户数为29.89亿。椐据CNNIC互联网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2022年版第49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32亿,同时互联网普及率也已达到73.0%。在线社交网络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由用户集合及用户之间基于相互认识、兴趣爱好或个人崇拜等因素建立的连接关系从而构成的复杂社会性结构[ 1]。社交媒体(网站、APP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借助在线社交网络建立自身的“社交身份”,对外发布信息和获取外部的信息,从而达到与其他人交流的目的。以微信为例,当用户给列表好友发送信息时,对方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转发该信息,该信息从而沿着好友关系的关系结构传播开。在线社交网络的方便性和广泛性引起了各领域的广泛关注,人们通过社交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和预测,运用信息学、数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理解人类的社交关系结构、行为特点和信息传播规律等,为人们研究群体属性、应急突发事件等提供了方法依据。
社交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通过社会关系结成的网络体系。图1.1表示了信息传播过程,形象地说明了现实社交网络中信息如何在个体之间传播。个体在网络中表示为节点,可以是组织、个人等实体,或网络ID等虚拟个体。个体间的连接关系在网络中表示为边,边可以是个体与个体间的双向或单向的信息交流等[ 2]。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们已经对传统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展开研究,许多领域都对信息传播有着一定的研究,例如,生物医学领域对病毒传染的研究和动物学对动物行为传播的研究等。

图1.1 信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