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孩子的力量

如果说自我价值感意味着接纳自己、喜爱自己本来的模样——既接纳自己所有美好的过人之处,也接纳那些或许令人伤脑筋的缺点——这意味着要经历两个过程:

●我必须认识到自己所有的长项和短处、闪光点和阴暗面、偏好和反感的事物,还要认识到人生中什么东西对自己来说很重要,认识到自己的快乐与悲伤,认识到自己的大气概和小心思——总之,就是要认识到“使我成之为我”的一切。

●这样认识了自己以后,我感到自己非常珍贵,能够充满爱意地与自己相处。

认识自己,从大体上接纳并欣赏自己,并不意味着自己身上不存在任何自己不喜欢的地方,而是我们不喜欢自己的地方占比不大。它们是存在的,而它们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是可以接受的。这里涉及对自我在一定程度上的包容,就像我们会包容我们所爱的人一样。

父母可以在上述两个过程中为孩子提供支持:他们可以帮助孩子探索、表达并接受自己的个性。他们可以给予孩子真实地做自己的空间,让孩子不必因为得不到无条件的接纳,就通过伪装或委屈自己的方式来博取他人的接纳。父母还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喜爱并接纳真实的他。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如果父母告诉他,他原本的样子就很好,他不用做任何事就能够得到父母的爱,这就为实现孩子积极的自我接纳和培养稳定的自我价值感打下了基础。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会更形象地讲解,父母如何在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的过程中提供支持。因为这毕竟和养育孩子的日常有关。作为家长的我们用心良苦,也了解自身行为的意义。但是怎样才能把观念付诸实践呢?我将在本书中提供一些适用于日常生活的建议、灵感和亲子交流的话题,希望能够拉近亲子距离,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一些乐趣。


[1]心理学术语,指一个人内在的自我图像,即他认为别人怎么看自己。——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