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杨士奇与“台阁体”诗学思想
明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学的发展步入了一个低潮,在文坛占主导地位的是“台阁体”。台阁主要是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台阁体”则是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台阁体诗文大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内容不脱描绘盛世祥瑞气象,歌颂帝王的功德,格调雅丽雍容;作品多为粉饰太平的工具,无艺术生命可言。[1]
台阁成员中不乏江西文人,譬如,杨士奇、胡广、金幼孜、王直、王英、李时勉、周叙、吴溥等皆为江西人,可见江西台阁作家阵容之强大。其中成就最大的当属杨士奇。杨士奇(1365—1444),名寓,以字行,江西泰和人,历事明代四主,在内阁任职长达42年之久,在明初文坛上他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明代台阁体在他领导与影响下,风行百年,一唱百和,形成了文归台阁的垄断局面,因而世人把他称为“明代台阁体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