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也不是。”
段天涯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观他每日读书,都是有所选择,有针对性。并非是单纯沉迷书海,更不似难以自拔。”
赵无视略微沉吟,便笑道:“那就随他去。小小年纪,天资聪颖,有些傲气也属正常。待他撞了南墙,自然晓得回头。”
“可习武哪有无师自通的道理?便真有无师自通之人,那也必是自身底蕴足够。孩儿担心他年纪尚小,会挫了锐气,自此一蹶不振。”
段天涯有些担心。
赵无视却摇头道:“世上哪有一帆风顺的事情?你们三个当年习武,哪个不是碰得头破血流,才有今日成就?”
说着,他起身背着手,眺望窗外的西湖夜景,语气十分平静。
“正因他年纪小,便是一时受挫,也完全有重来的机会。若是太顺了,将来必然要栽更大的跟头,到时候可就未必还有机会和时间,让他重新来过了。”
段天涯闻言缓缓颔首,却又道:“不过,《洗髓经》之难,几如登天。传闻少林寺已近五十年无人入门,宣哥儿这次怕是……难!”
“那也无妨。给他《洗髓经》不过是顺手一试,这些年孤寻了少说上百个天资上佳的孩童,也无一人能入门。若三五个月仍毫无进展,给他换一本秘籍便是。”
赵无视轻轻摩挲着右手上的和田青白玉扳指,面上显出无所谓之色。
“年幼,有时是一种劣势,可同时也是最大的优势。”
段天涯敦厚的面容上露出佩服之色,拱手道:“义父深谋远虑,吾不及也。”
“哈哈!你呀!你是怕那小子耽于藏书楼,却无法修成《洗髓经》,最后惹得为父发怒,将之放弃吧?天涯,你尽管幼年不幸,却仍是如此宅心仁厚,实属难得,难得啊!”
赵无视笑声爽朗,显得十分高兴。
“义父慧眼如炬。”段天涯挠头憨厚一笑,并未否认。
赵无视笑了一阵,才道:“好了,那小子且由他去吧。你趁这几个月也正好学学东瀛语言,再过些日子,就要往东瀛学艺了。”
“是。”段天涯恭声道。
与此同时,李宣的住处。
赵无视给了他一间带小院的宅子,面积虽然不大,但设施俱全,且十分清幽,距藏书楼不过百步之遥。
宅子中的洒扫,以及每餐的饭食,都有专人负责,完全不需劳神。
一个多月来,他苦读佛、道两家经典,凭着穿越附赠的过目不忘之能,已然将《洗髓经》中晦涩之处尽数贯通。
甚至可以说,他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记熟了许多佛、道两家弟子,半辈子都背不下的经典!
“漫漫武道,当从今日始。”
李宣盘坐榻上,默默回想经文,第一次正式尝试修炼。
不得不说,《洗髓经》确实极难,哪怕已通读全经,李宣却仍旧不得其门而入。
还好,他开了挂。
当日李宣亲手杀死老管家后,古鼎汲取了对方的灵魂与血魄之力,终于激发了隐匿的灵性,使他知晓了古鼎的部分功用。
此鼎名曰混沌鼎,又称大千鼎、乾坤鼎、日月鼎、阴阳鼎……诸天万界都有它的传说,虽名称不同,但都是它。
因一些不可名状的存在所做的不可名状之事,使混沌鼎受到了不可名状的损伤,流落到李宣前世的世界。
因缘际会之下,混沌鼎又带着李宣转世到此界。
不错,李宣并非穿越夺舍,而是转世成了朱彬府上一个家生子。
只不过在那日受到老管家的杀意刺激之前,他始终未觉醒前世记忆罢了。
“混沌鼎,太阴之力:坐忘无我——启!”
随着李宣念头一动,识海深处平静的古鼎轰然震荡。
古鼎月亮一侧的图案银光闪烁,那颗被点亮的星辰,蓦然绽放出耀眼星辉。
随即,星辉化作光雨,散落在识海各处,那颗星辰却重归黯淡。
“嗡!”
星辉融入识海的刹那,李宣只觉得神魂为之一颤,随即便进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状态。
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精神意志前所未有的集中,呼吸之间仿佛能感受到天地宇宙运转的韵律。
当然,这只是李宣的错觉。
以他而今的境界,哪怕有混沌鼎加持,也不可能真正感受宇宙本源。
但毋庸置疑的是,他的悟性、专注度等各方面,都有了不可计量的增幅。
原先还觉得平平无奇的经文,此时却自动在李宣脑海里解构、重组,衍生出全新意义。
但是很快,李宣脸色一变,心下泛起强烈的冷意。
“这经文不对劲,被人动过手脚!到底是赵无视有意为之,还是当初给他此经的人,不怀好意?”
好在,这一个多月他苦读了大量佛、道两家典籍,知识积累已然极为深厚,此时在“坐忘无我”状态加持之下,终是察觉了端倪。
否则若是仓促修炼,纵然他天资卓绝,真能将此功修炼入门,将来怕是也会留下不小的隐患,甚至受制于人。
“罢了,坐忘无我的时间有限,还是尝试能否溯本清源吧……”
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李宣的理智达到巅峰,短暂震惊过后,立刻做出了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决定。
他放弃思索是谁在经文上动了手脚,转而开始着手恢复经文本来面貌。
不得不说,坐忘无我的状态当真强悍。结合李宣这些天积累下来的深厚知识底蕴,竟真让他将此事做成了。
但这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李宣能够感觉到,自己的状态至多还能保持一个时辰。
于是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开始正式修炼。
几乎在李宣动念的刹那,他的呼吸、心跳,乃至于五脏六腑、每颗细胞的运转,都达到了空前和谐的境地。
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发生,水到渠成般衍化。
就这样,李宣在榻上盘坐了将近四个时辰。
直到第二日天光大亮,他才终于缓缓睁开双眸,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他低头看着身上各处涌出的污秽杂质,脸上显出果然如此的微笑。
“洗髓”二字,又岂是随意冠之?
凡能修炼《洗髓经》者,呼吸吐纳之间,自可锻除周身杂质,贯通十二正经,提升自身根骨。
不过,似李宣这般第一次修炼便有如此卓然成效者,古往今来之中,唯其一人而已!
仅参悟一个时辰,便修炼到了第一重圆满之境!
一般而言,即便有天资卓绝者能够修炼《洗髓经》,也须苦修不辍,日日参悟、吐纳、站桩,样样功夫都少不得。
如此三五个寒暑,缓缓将体内杂质祛除,循序渐进,使得自身根骨得到改善,进而达至第一层圆满之境。
少林寺那些修习《洗髓经》的高僧,无不是如此。
似李宣这般,一个时辰的工夫,不仅尽祛体内杂质,更兼贯通了十二正经,令自身脱胎换骨,简直是闻所未闻之事,传出去必将震惊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