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0044:巧言善诱动人心
- 晋时烟火,我的乱世日常
- 辽东骑影
- 2224字
- 2025-04-20 21:00:08
“祖生,你当真想要这中尉之职?”
司马珩诧异再问,仍是有些难以置信。他此次前来其实对祖阳算是备足了诚意,想要征辟祖阳就任的乃是中郎一职。
王国官大多没什么实权,大晋对封王讲究的是“仅食租税、不治吏民”,类似常山这等小国大多“法同郡县”。
财政、治民的权柄都在内史手里,职同刺史,官员委任也都是由朝廷直接委任,没有国王说话的资格。
相比诸王可征辟的其他官职,这中郎却难得有些实权,掌控王府车、骑、门户,常山王的护卫其实都在其下。最重要的它还是幕府一员,乃是王国官中的要职。
这已是司马珩能想到最清贵且有分量的招揽了。
可谁能想到,祖阳既没有推拒征辟,却也没有考虑这个中郎,竟是主动向司马珩求了中尉。
这中尉可不同于其他官佐,这是王国三卿之一,且是必须要去就国的。
常山乃是小国,破格擢拔祖阳他也不怕非议。可祖阳若去就国,他聘请祖阳为官的意义何在?
司马珩十指交叉,好心劝解道:“祖生,怕你有所不知。孤那常山国自先帝时便遭兵燹,半年前曾有人报来,王国军帐下步骑已不满百,弓马更无完璧……”
祖阳垂眸拨弄着茶筅,看沫饽、豆蔻等物在碗里浮沉。院外秋蝉声嘶力竭,倒衬得心里愈发宁静。
司马珩说的这些事他自然都知道,可这才正是他选择中尉一职的原因。否则他大可以熬到明年冠礼后先举孝廉,再按部就班定品、寻个机会外放,何必走他司马珩的门路?
求的无非是个剑走偏锋,且必须要快!
当然,现在话却不能这般说。
祖阳笑着问道:“大王前番问我,是否还有庙堂之策,想来是想谋个出镇?”
司马珩倒是不避讳,端着茶碗呷了一口:“琅琊王与太傅、陛下都不同支,比孤还小了一辈,无非是走了裴妃的门路竟然能出镇扬州。甚至都督江南诸军事……”
凭什么?
司马珩将要到嘴边的三个字咽了回去,又呷了一口茶。这半年多时间里他确实是在洛阳做了闲散王爷,可不意味着他不想谋个好位置。他与当今陛下更加亲厚,他的位置乃是族兄司马乂拿命拼出来的。
若是琅琊王、高密王、南阳王都能领兵出镇一方,他凭什么不能?这群人背后有太傅司马越,可他背后有当今皇帝啊!
皇帝既然要和太傅争权,岂不正是他踏足政局,弄浪朝堂的好时机?
祖阳不置可否,继续问道:“既如此,大王可有想要谋划的地方?”
秦、雍、梁、益四州现在是南阳王的地盘,荆襄之地是高密王的镇所,北方他是不会去趟浑水的,更南的交、广等地太过荒蛮……
想来想去也就青徐之地颇为富庶,况且也是八大督区之一,虽然有个叫王弥的带着流民闹事,可连汲桑都败了,想必这等小贼早晚也能平掉。
思考了这些后,司马珩干脆直言不讳:“孤有意谋镇青徐。”
祖阳为他分析道:“青州乃是要地,苟晞大军距离此处不远,王弥尚未平定。此番,苟晞立下大功,相邻的青、兖二州军事怕是要落在这位苟道将手里,以酬其功,大王怕是争不过的。”
司马珩闻言点点头,脸色略有些不好看。
祖阳继续道:“这徐州原本是琅琊王所镇,此番琅琊王南下扬州,倒是有了出缺。可若是大王想争,却有何优势可言?中山王、汝南王、扶风王等资历可是要比大王更高,大王可有必胜的把握?”
司马珩尴尬一笑,他原本不过是个普通宗室,封王才不到一年,哪里有什么把握?
他故意抖了抖袖口:“孤早已有定策,然还想听听祖生的谋划,求个印证。”
祖阳对他笑了笑,道:“您与陛下亲厚,辈分也足。现在若求出镇,无非差了两点,一则乃是功绩,二则乃是财力。诚如大王所言,琅琊王走了裴妃的路子,大王却为何走不得?”
“这,可行?”司马珩有些发愣,裴妃乃是司马越的妻子,自己作为皇帝一系也能去走她的路子?
祖阳笑道:“有钱可使鬼推磨,只要诚意给足,当今的徐州还算不上心腹之地,求裴妃为大王说几句话又有何妨?大王若能出镇,陛下想来也自会乐见其成。太傅那边,也未必不会做个顺水人情。”
也是,皇帝和太傅虽然不和,可还没到决裂对立的地步,两人还有缓和的余地在。
他司马珩没准就能成为这个缓冲。
他自己也一直在朝中没什么影响,只要提前和皇帝打好招呼,两头讨好,这事未必就行不通。
无非是拍妇人马屁,那司马睿都能拍得,我怎却拍不得?
只是……拿什么打动裴妃呢?
眼见司马珩有些意动,祖阳趁热打铁道:“阳若能以中尉之职就国常山,一可整饬军马戡乱盗匪,为大王立功。二可督促内史押运租税南下,为大王积财。
“而今大王真正握在手里的无非常山一国,必须要竭尽其能方可成事。
“大王猥自枉屈,阳不胜感念,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在开怀的笑声中,司马珩把着祖阳的手臂免了他的礼数,嘴角已再难压抑下去“这是孤的《隆中对》啊!”
本王赌了!
一刻钟后,小院重归于安静。
“公子笑什么呀?”婉儿递上擦汗的帕子。
祖阳望着院中司马珩留下的诸多礼物,答非所问:“婉儿,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被骗么?”
婉儿认真想了想,道:“该是蠢笨之人吧?”
“不,恰恰相反,是聪明人,尤其是自以为是的聪明人。”
“啊?为什么?”
祖阳帮着婉儿拾掇院中的摆设、礼物,随口道:“因为聪明人想的更多,脑补的更多。你只需要给他们画一张饼,他们最终会觉得整个粮仓都是自己的。
“至于潜在的风险、可能的损失,他们都会下意识忽略掉,与骗子达成交易时会非常的痛快。”
婉儿似懂非懂,但还是把公子说的话都记了下来。
摩挲着捆扎严实的蜀锦,祖阳却已将司马珩的事抛诸脑后。现在,他得开始思量北行的细项了。
得从家里讨要些信得过的“祖家人”,得从流民里提拔些有本事的“自己人”,打造一个基础班底。
卖地的事可以放出些风声,抬抬价,但又不能太早被家里人知道,否则必然横生波折,先斩后奏才是最简单的。
解决了这些事,才能再想办法、找时机,启程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