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秘籍战马与百姓

襄阳城内,气氛压抑而凝重。众人围坐,正商议着应对蒙古大军的策略。当听闻以交换条件来换取蒙哥性命的计划时,郭靖原本沉稳的面容瞬间布满了怒色。

他猛地站起身来,眼中似有怒火在燃烧,大喝一声:“荒谬!如此决策,实乃大错特错!”

话音未落,他右掌一挥,重重地拍在面前的茶案上。只听“咔嚓”一声巨响,茶案瞬间被拍碎,木屑飞溅。

原本放在茶案上的茶水也跟着四处飞溅,那滚烫的茶水溅落在摊开的羊皮地图上,迅速浸透了地图,将上面的城池、山川等标记染得模糊不清。

“这等交易,无异于与虎谋皮!”郭靖怒目圆睁,胸膛剧烈起伏,“蒙古人向来狡诈,怎可轻信他们会遵守约定?若我们这般轻易妥协,日后他们必定会得寸进尺,更加肆无忌惮地侵犯我大宋疆土!”

此时,戚继光走上前来,手指着襄阳城防图,神色镇定地开始详解“以战止战”的战略。

“郭大侠,且先息怒。听我细细道来。如今明军虽有一战之力,但实难久驻。我们的兵力有限,粮草补给也难以长期维持。若与蒙古大军长期对峙,一旦粮草不济,军心必然动摇,那时局势将更加危急。”

“再者,蒙古人睚眦必报。若蒙哥在此战中身亡,他们必定会发动疯狂的报复。届时,襄阳城乃至周边百姓都将遭受灭顶之灾。我们必须考虑到蒙古报复的隐患。”

“而百姓的存续,更是重中之重。襄阳城历经战火,百姓早已苦不堪言。若能通过此次交易,换取一时的和平,让百姓有喘息之机,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这也是我们不得不做出此决策的关键所在。”

郭靖静静地听着,拳头紧握,脸上的怒色虽未完全消散,但眼神中已多了几分思索。

但他不知道的是,戚继光的话都是朱翊钧授意的,熟读历史的戚继光明白,蒙哥战死,蒙古绝对没时间前来报复襄阳城,而是第一时间内斗,争夺汗位。

那样襄阳城才能迎来比较长久的和平,但奈何这是几位陛下不愿意看到的。为了几位皇帝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戚继光只能欺骗郭靖等人。

戚继光站在襄阳城防图前,手中的笔在图上不断比划着。他指着图上的各个要塞和粮道,开始详细分析明军“无法久驻”的兵力劣势。

“郭大侠,你看这襄阳城周边的地形。虽有山川之险可守,但也限制了我们的兵力部署。这些要塞虽能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但也分散了我们的兵力。一旦蒙古大军集中兵力攻打某一处,我们很难迅速调集足够的兵力进行支援。”

“再看这粮道,它是我们军队的生命线。但如今蒙古人时常骚扰,粮道运输极为困难。若长期驻军,粮草供应必然会出现问题。没有充足的粮草,士兵们如何能有战斗力?”

郭靖静静地听着,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地图上被茶水浸湿后留下的焦痕。他的内心开始逐渐动摇,从最初的震怒,到现在开始认真思考戚继光所说的话。

“郭大侠,我们此次的决策,实乃无奈之举。以战止战,虽有风险,但也是目前最可行的办法。我们用蒙哥的性命换取一时的和平,争取时间来加强城防,补充兵力和粮草。待我们做好充分准备,再与蒙古人一决雌雄。”

郭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戚将军,我明白了。你的战略确有道理。我虽心中仍有不甘,但为了襄阳城的百姓,为了大宋的江山,我同意此次交易。”

说罢,他的手指再次轻轻摩挲着地图上的焦痕,仿佛在与这即将到来的和平之约做着最后的告别。

蒙古大帐内,金轮法王深夜独坐。一盏孤灯摆在案几上,微弱的油灯火苗在静谧的夜中摇曳不定。

他面前摊放着龙象般若功的秘籍残页,那跳跃的火苗将残页的倒影投射在帐幕上,影影绰绰,似有无数鬼魅在舞动,给这寂静的空间增添了几分诡异与压迫。

金轮法王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挣扎。他深知这秘籍的价值,它不仅是自己多年来修行的心血,更是江湖中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至宝。可如今,却要为了蒙哥的性命而将其交出,这让他如何甘心?

就在这时,蒙哥的心腹匆匆走进帐内。他俯下身,在金轮法王耳边低语了几句。金轮法王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蒙哥的生死关乎着西征军的战略布局。一旦蒙哥死亡,忽必烈必然会争夺汗位,届时蒙古内部必将引发一场激烈的内斗。

而自己作为国师,地位完全依赖于现有的汗王体系。若汗位更迭,自己的地位恐怕也将岌岌可危。

想到这里,金轮法王的内心更加纠结。他望着那在火苗映照下不断晃动的秘籍残页倒影,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命运在摇摆不定。

是坚守秘籍,还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而妥协?这个抉择如同一把沉重的枷锁,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黎明时分,天边刚泛起一抹鱼肚白,金轮法王便召见了明军使者,提出了比武赌约。明军接到蒙古的赌约后,迅速做出了回应。

只见百门虎蹲炮一字排开,在晨曦中闪耀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随着一声令下,“轰!轰!轰!”百门虎蹲炮三轮齐射,巨大的轰鸣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沙土地面上瞬间炸出一个个环形焦坑,黑色的焦土四处飞溅。蒙古的战马受到惊吓,纷纷惊厥乱窜,嘶鸣声此起彼伏,场面一片混乱。

此时,戚继光策马阵前,他身姿挺拔,眼神坚定。身后的亲兵高举着滴漏沙钟,那沙钟里的细沙正缓缓落下,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仿佛是时间的脚步在催促着蒙古人做出抉择。

“蒙古人听着!我等给你们限定时间答复。这滴漏沙钟便是计时器,沙尽之时,若你们还未给出答复,休怪我等不客气!”

戚继光的声音洪亮而威严,在战场上回荡。

蒙古士兵们望着那被炸得满目疮痍的沙地,再看看那不断流逝细沙的滴漏沙钟,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犹豫。

他们深知明军的火炮威力巨大,若不答应恐怕将面临更猛烈的攻击。

金轮法王闭上双眼,颤抖的眼皮显示他的内心并不平静,明军的炮火是对他的警告,而自己手中似乎没有什么筹码。

在沙漏漏完前,金轮法王睁开双眼,答应了明军的条件,将《龙象般若功》的前三层心法,交了出去。

收到心法的第一时间,戚继光就请郭靖、黄药师二人帮助验明真假。

金轮法王并没有在秘籍上做什么手脚,他也知道有郭靖和黄药师等人的存在,做点小动作跟本瞒不过去,况且《龙象般若功》虽然心法重要,但人的资质更重要。

《龙象般若功》一共十三层,由古代高僧所创,从创建以来习得此功法的人不计其数,但唯一能将此功练至第十层的只有自己。

此功易练难精,每突破一层耗费的时间翻倍。普通人练第一层很快就能成功,但第二层以后,一层比一层困难,若要练至顶层,理论上需耗费数千年的光阴。

而且从第七层开始,每提升一层需要消耗十年以上的精纯内力,自己也是闭关十六年,在密宗秘药的辅助下才突破到第十层

只是金轮法王没想到的是,朱翊钧压根就对七层以后不抱希望,他需要的是一个本能够大规模传播,且不需要资质的功法。

而《龙象般若功》恰恰能够达到这个标准。朱翊钧打算将此功传授给所有士卒,只要全军炼制第一层,那这个军队的能力就能翻一倍。

再着重培养几名将领,同样使用各种丹药之类的提升,不需要提升很多,有自保之力便可以了。

收到秘籍后,蒙哥面色阴沉的签署着盟约。

蒙哥顺利回到军营,金轮法王也将完整的《龙象般若功》交了出去,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

蒙古大军开始整理行装准备北撤,原本以为能顺利返回草原的他们,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蒙哥骑在战马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当他发现围困他们的敌军并未撤离时,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这是何意?明军竟敢出尔反尔!”蒙哥怒不可遏,手中的马鞭狠狠地抽在身旁摊开的羊皮卷上,只听“嘶啦”一声,羊皮卷被抽裂,碎片在空中飞舞。他的胸膛剧烈起伏,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

此时,明军的合围阵型早已布置妥当。在四周的高地上,岗哨林立。每个岗哨上都有士兵严阵以待,他们密切注视着蒙古大军的一举一动。

一旦有情况,便会迅速点燃烽火。那烽火信号系统犹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各个岗哨连接起来。只见一处烽火燃起,紧接着周围的烽火也依次亮起,火光在夜空中闪烁,形成了一道壮观的防线,将蒙古大军紧紧包围。

蒙哥望着这严密的合围,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他深知,如今的局势对他们极为不利。若强行突围,必然会遭受明军的猛烈攻击,损失惨重;若不突围,只能被困在此处,等待命运的裁决。

蒙哥遣使质问明军,是不是要出尔反尔。

戚继光策马来到阵前,神色镇定地回答道:“秘籍交易的只是蒙哥的性命,其他蒙古大军的性命需要其他代价。”

戚继光提出要求,要用蒙古境内的汉人来交换蒙古大军,一个蒙古大军换10个汉人,总共要150万汉人。

这一要求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蒙古阵营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简直是荒谬至极!如此要求,我们如何能答应?”蒙古将领们纷纷抗议。但蒙哥深知,如今局势危急,若不答应,蒙古大军将陷入绝境。

他咬了咬牙,火速命人回后方准备交易的汉人。只见一名八百里加急信使快马加鞭,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去。那信使身着黑色劲装,腰间的令牌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他的脸上满是坚毅,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将命令传达下去。

在蒙古后方,接到命令的官员们开始紧急调派人力。他们四处奔走,挨家挨户地搜寻汉人百姓。一时间,蒙古境内鸡飞狗跳,百姓们陷入了恐慌之中。但为了蒙古大军的安危,蒙哥不得不做出这样残酷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