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火炮轰鸣破敌阵

次日清晨,天色刚有些蒙蒙亮,襄阳城的守军们就被一阵沉闷的声音惊醒。那声音由远及近,好似天边传来的滚滚闷雷,却又带着一种有节奏的律动。士兵们纷纷从营帐中冲出来,望向城外。只见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黑色的浪潮,那正是如潮水般涌来的蒙古铁骑。

马蹄声越来越近,如同密集的鼓点,敲打着每个人的心。襄阳城内的守军迅速行动起来,他们脚步匆匆,却又秩序井然,纷纷登上城墙。城墙上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大战的紧张气氛。

郭靖站在城墙之上,神色凝重却又透着无比的坚毅。

,蒙古国师金轮法王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缓缓来到城下。

金轮法王仰头看向城墙上的郭靖,大声叫嚣道:“郭大侠,如今我蒙古大军兵临城下,还请郭大侠以苍生性命为重,开城投降吧!”

郭靖眉头紧皱,眼中满是愤怒,他高声回复道:“做梦,你们蒙古人哪座城也没手下留过情!辽西城稍加抵抗,便被你们屠城三日,城中百姓血流成河;济南城开门投降也没得以幸免,满城百姓十不存一。你们的所作所为,天理难容!想要打破襄阳城,就先从我的身体上踏过去!”

金轮法王脸色一沉,正欲再开口,这时,蒙哥示意手下吹响号角。

“呜——呜——”低沉而又悠长的号角声顿时响起,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蒙古大军听到号角声,开始迅速做进攻准备,马蹄声、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气氛愈发紧张。

黄蓉在城内也没闲着,她穿梭在各个物资储备点,有条不紊地调度着物资。她一边指挥着士兵搬运箭矢、石块等防御物资,一边对身边的士兵说道:“大家动作快点,这些物资可都是咱们守城的关键,一定要确保每一样都能及时送到城墙上!”

士兵们纷纷回应:“是,夫人!”然后更加卖力地搬运起来。

城墙上的守军们严阵以待,他们紧握着手中的武器,目光坚定地看着城外的蒙古大军。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决然,他们知道,这一战,关乎襄阳城的存亡,关乎无数百姓的生死。

此时,太阳已经完全升起,阳光洒在城墙上,也洒在蒙古大军的身上。战场上的气氛愈发肃穆,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就在蒙古大军逼近襄阳城,气氛紧张到极点的时候,襄阳北面的远方突然出现了异样。

起初,只是天边涌起了一小片烟尘,可转眼间,那烟尘就如汹涌的潮水一般,迅速弥漫开来,遮天蔽日。随着滚滚烟尘,传来了沉闷的震动声,好似大地都在颤抖。

很快,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出现在远方。走在最前面的,是身着黑色甲胄的弩兵。每个人手中都紧握着一把造型奇特的弩,弩身线条流畅,泛着金属的光泽,一看就威力不凡。

紧跟在弩兵后面的,是头戴红色翎羽的骑兵。再往后,是红色铠甲的步卒。他们手中拿着细长的火器。步卒们神情严肃,有条不紊地前进着。队伍的最后面,是数百门大炮。这些大炮被士卒们推着,缓缓前行。

蒙古军队看到这突如其来的大军,顿时骚动起来。原本整齐的军阵开始出现混乱,战马也不安地嘶鸣着,似乎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危险。

蒙古大汗蒙哥看到这一幕,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深知,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攻,只会陷入被动。

于是,他果断下令:“暂停进攻,全军戒备!”

随着他的命令,蒙古军队迅速行动起来,原本向前推进的队伍开始向后收缩,士兵们纷纷拿起武器,严阵以待。

襄阳城上的郭靖看到这一幕,心中激动不已

信中说会有二十万援军前来相助,如今看来,果然是真的。

他兴奋地对身边的黄蓉说道:“太好了,蓉儿,有了援军,襄阳城定然能够守住!”

黄蓉也满脸喜悦,她坚定:“没错,靖哥哥,我这就跟爹爹出城,去跟援军汇合,保护援军主帅。”

郭靖点了点头,叮嘱道:“嗯,好,万事小心。”

黄蓉喊上旁边的黄药师,施展轻功,如两只轻盈的燕子一般,飞下城墙,直奔援军而去。

来到援军面前,黄蓉看到援军竖着三面旗帜,上面分别写着“秦”“汉”“明”。

她好奇地问身边的黄药师:“爹爹,这个秦、汉、明是何方势力,我怎么从没听说过?”

黄药师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我也没听说过,旗帜会不会是主将的姓氏?”

两人正说着话,援军已经停下了脚步,迅速开始搭建军营。

士兵迅速将早已准备好的拒马安放到位,拒马的尖刺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一道道防线

有的士兵则在搭建围墙,一块块木板被迅速拼接起来,不一会儿,一座简易的围墙就出现在眼前。

黄蓉和黄药师看着如此高效的军队,不禁感叹:“精兵就该如此啊!”

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卫前来迎接他们,将二人迎入大营。

黄蓉稽首问道:“不知哪位是戚继光,戚将军?”

戚继光上前抱拳行礼,道:“本将便是戚继光”

说完便向两人介绍身边之人:“这是王翦王将军,这是卫青卫将军。”

黄蓉听到两人的名字,心中不禁好奇,这俩人怎么跟秦朝时期的王翦和汉朝时期的卫青重名呢?

看到黄蓉的表情,戚继光没有做过多的解释。

此时的大营中,气氛严肃而紧张,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着最后的准备。

此时,蒙哥大汗在营帐中面色阴沉,他深知襄阳城易守难攻,定然是番苦战,如今又凭空冒出一支神秘援军,局势变得复杂起来。

“派斥候去,查清那支援军的底细!”蒙哥大手一挥,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几个精锐的斥候领命后,如鬼魅般消失在营帐外。

另一边,黄药师在联军营地中,被一门门崭新的火炮吸引住了目光。他围着火炮转了几圈,眼中满是好奇与赞赏:“这火炮造型奇特,威力想必不小。”

戚继光笑着走上前:“黄前辈好眼光,此乃我大明神机营特制火炮,射程远、威力大,对付蒙古铁骑有奇效。”

黄药师微微点头,摸着胡须道:“如此利器,若运用得当,必能在战场上发挥关键作用。只是不知这火炮的射程和精准度如何?”

戚继光自信一笑:“前辈放心,我军炮手皆经过严格训练,射程可达数里之外,精准度也有保障。”

夕阳渐渐西沉,余晖洒在战场上,三方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蒙古的狼旗、襄阳城的大宋军旗,还有联军的秦、汉、明三面旗帜,在血色的夕阳下显得格外醒目。每一面旗帜下,都是无数战士的热血与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