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请辞

不过对于朱自检来说,却也有着他自己的判断。

袁崇焕是汉奸卖国贼吗?

当然不是,如果袁崇焕真的已经是暗中投靠建奴,那他有一百种的方法引狼入室,覆灭明朝,更不可能披坚持锐,亲自冲锋陷阵,在广渠门之战中身中数十箭,若非甲厚,他很可能早就为国殉难了。

想想后来投降建奴的洪承畴、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之流们,为大明作战之时如此悍不畏死过吗?

所以说,那些坚称袁崇焕是卖国贼的人,最基本的论点是站不脚的。

但袁崇焕是那种力挽狂澜的大英雄,他若不死,明不会亡吗?

当然也是不可能的,明朝之所以灭亡,那是各种条件叠加之后的结果,那怕袁崇焕有经天纬地之才,也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而且在朱由检看来,袁崇焕顶多能算得上一名合格的边境守将,在战术层面上,算得上一位跤跤者。

但在战略层面上,袁崇焕就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了,所谓的五年平辽,不过是其自嗨一番罢了,实则他根本就没有平辽的能力,毕竟在他担任蓟辽督师执掌辽东军政大权的时期,辽东的战局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只能说袁崇焕志大才疏,好高骛远,在取得了宁远宁锦大捷之后,变得有些飘飘然了,对不听话的毛文龙下手,只能说袁崇焕缺乏真正的战略眼光。

当世以及后世对袁崇焕的争论其实都有失偏颇,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那么多的非黑即白,泾渭分明,说他是卖国贼,确实是冤枉了他,但说他是大英雄,又算是高抬了他。

朱由检目光扫向了群臣,这时,支持温体仁的高捷、王永光等人出班:“臣附议!”

“臣附议!”紧接着,又有数十位大臣站了出来,声势浩大。

韩爌、李标、钱龙锡、孙承宗等人则是面面相觑。

袁崇焕虽然不是东林党人,但背后支持他的大佬则无一例外不是东林党人,韩爌和孙承宗自然清楚,这次温体仁王永光在早朝上突然发难弹劾袁崇焕,实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们的真实目标,其实是针对东林党的。

目前内阁四人之中,三人都是东林党人,而且遵化之中担任总指挥的孙承宗也极有可能携功入阁,这让一直觊觎内阁之位的温体仁王永光等人是寝食难安。

所以搞掉一个王洽之后,他们并不甘心,矛头直指袁崇焕。

“陛下……”钱龙锡赶紧出班,试图为袁崇焕辨解。

朱由检却挥手打断了他,冲着袁崇焕道:“袁爱卿,朕倒想听听你的解释。”

钱龙锡也只得将他的辩解之辞咽了回去。

袁崇焕跪下自己摘掉了乌纱帽,沉声道:“臣自愿请辞。”

按朝廷的惯例,被弹劾的官员一般都会暂时地停职接受调查,在查明有罪的情况下才会下狱,无罪则会官复原职。

但袁崇涣没有选择直接辨解,而采用了最为直接也最为激烈的方式——自请辞职。

以请辞的方式来自证清白,先前朝中也不乏先例。

一个官员被弹劾,不论罪行是否属实,都意味着他不再受到信任,所以请辞首先是表明心迹,在未证明自己清白之前绝不尸位素餐。

其次,也变相地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请辞之后,自己再无官职,也不用担心自己再利用手中的权力去干扰调查。

韩爌一听,不禁是大皱眉头,连忙道:“不可!袁督师守御辽东,责任重大,须臾不可离开,岂可因一些谤言而误了边塞要事?若袁督师无法视事,建奴大军来犯,关宁防线则危矣!”

温体仁毫不退让:“首辅大人谬言,袁督师当年夸口五年平辽,如今时间过半,却是劳民伤财,毫无建树,何谈误了边塞之事?此番建奴入侵遵化,若无陛下御驾亲征,击退敌酋,则京师惨遭屠戳,社稷危矣,可见辽东之事所托非人,朝廷应另选良将镇之。”

韩爌不禁为之语塞,毕竟温体仁所攻击的,也是事实。

袁崇焕当年确实是在陛下面前夸下了五年平辽的海口,可惜这两年多来,毫无建树,虽然韩爌也知道,换个人去,未必能比袁崇焕做得更好。

但要怪就怪袁崇焕当年把话说得太满了,现在反倒成了攻击他的最好把柄。

朱由检看到韩爌和温体争执了起来,于是道:“既然朝中多人弹劾袁督师,那朕便准了袁督师的请辞,此案便由都察院和刑部大理寺三堂会审,以证袁督师的清白。至于辽东的防务嘛,便由孙承宗暂代蓟辽督师一职,即刻前往宁远。”

众臣都没有想到朱由检会这么快地下了决断,不禁是一阵愕然。

以前弹劾袁崇焕的奏章并不是没有,但全部被陛下留中不发了,但这一次朱由检却爽快地同意了袁崇焕的请辞,而且还指派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堂会审,来调查袁崇焕,这让温体仁王永光等人大为兴奋。

看来这次扳倒袁崇焕是胜利在望啊!

袁崇焕是心中一沉,本来他的请辞是以退为进的一招,但没想到朱由检居然会同意了。

联系到此前在遵化他受到的“待遇”,袁崇焕不禁是寒意遍体。

以前风光的时候,袁崇焕是得到何等宠幸,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崇祯皇帝差点就能把心摘下来给他了。

但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如今的皇帝陛下,已经不再像两年前那般好忽悠了,袁崇焕感受到了这种冷意,知道自己真的是大势已去。

孙承宗也无法拒绝,只得上前领命。

陛下一言九鼎,这事很快就确定了下来。

虽然说王洽和袁崇焕离职,代替他们的也还是东林党的李邦华和孙承宗,但温体仁和王永光却毫不气馁,反而是倍受鼓舞。

毕竟铁板一块的东林党,已经被他们撕开了一道口子,只要他们努努力,这口子只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