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T-EPC开创者、引领者

天俱时管理团队中流传着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将天俱时比作威风凛凛的百战雄师,那么T-EPC模式就是这支雄师的洲际弹道导弹。

正因有T-EPC模式助阵,天俱时才从早期工程安装的红海里破浪而出,并成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医药、环保、冶金、新能源、合成生物等领域的工程科技引领者。

一个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如何形成的?天俱时的答案就深植于EPC的土壤里和开创T-EPC模式的过程中。从EPC到T-EPC的升级之路,即是天俱时将科技完美融入企业灵魂的进化之旅。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并试点EPC模式。1999年,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出版国际工程承包通用合同范本,EPC模式开始规范运作,业务多集中在石油化工行业、电力行业、制造业等领域,这些领域一般具有投资金额大、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进入21世纪,我国加速推行EPC模式,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各行各业在应用EPC模式方面整体进程比较缓慢。

过去,国内的工程建设习惯将设计和施工完全分离,通常是由设计院完成设计,客户再找施工单位按图施工。很多大型药厂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建立起了强大的工程部来管理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中,工程承包商很难发展EPC模式。而且在21世纪初,中国经济腾飞,实行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向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转变,催生出大量工程建设需求,企业即使只做单项业务也可以获得不错的营收效益,对EPC模式没有迫切需求。

在这样安逸的生存环境下,天俱时早于同行意识到了危机。天俱时的管理团队认为,工程施工的单一业务模式将限制工程服务的科技含量增长,不利于培养核心竞争力,长此以往,企业必将陷入低端的恶性竞争,疲于奔命。因此,天俱时必须寻找新模式来提高工程服务的价值。

EPC模式意料之中地成为天俱时的转型利器。然而,天俱时对这一模式的使用并非“拿来主义”,而是经过长期跟踪、深入了解后,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进行调试,使之“为我所用”。

EPC模式在第一阶段以施工单位联合设计院,或者设计院联合施工单位的方式进行,属于两个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发展到第二阶段,两个市场主体变为一家企业,设计团队和施工团队兼备,但分属两个不同法人,因此在本质上还不是真正的EPC模式。进入第三阶段后,设计、施工同属一个市场主体,一家企业同时拥有设计资质和施工建设资质。

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观察,天俱时认为,EPC模式的内核在于资源的有机整合,需要把企业内部各板块整合到一起,大家只有目标一致、利益共享,才能真正形成合力。为此,天俱时还专门为每项业务配备具有从设计、采购到施工管理的全面掌控能力的项目总指挥。

沙场点兵,利刃出鞘。2011年,天俱时承接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原料药项目——科伦药业1新疆川宁生物项目(以下简称“川宁生物项目”)。早在合同尚未签署、工程尚未开始时,天俱时的设计人员就参与客户洽谈,了解客户所需。在工程施工阶段,每个施工现场也都有设计人员的身影,随时处理设计相关问题。天俱时集团副总裁、天俱时医药化工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向科说:“刚开始接触这种模式时,设计人员肯定会觉得很累,因为需要处理很多烦琐的事情,但这恰恰能帮助设计人员获得成长。作为EPC模式的设计人员,了解其他环节的事情,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最终,该项目的成功交付使天俱时在医药行业树立起了品牌标杆。紧接着,天俱时又承接了齐鲁制药、天科制药等项目,凭借自身无可挑剔的服务能力,让这种有机的EPC模式打上了天俱时的烙印,从而获得了行业认可。

而在与客户的紧密互动中,天俱时的EPC模式也得到了增益。齐鲁制药为工程质量设立的高标准,让天俱时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管控体系。曾参与过该项目的吴少华把齐鲁制药项目视作一次转折,直言道:“它为天俱时之后的业务树立了新标杆。”不久后,在山西高义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高义钢铁”)项目中,天俱时的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技术取得突破,进而建立了在冶金行业的技术优势,并在多个EPC模式项目中得以应用和发展。

可见,EPC模式的优势帮助天俱时提高了业务服务质量,让天俱时在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力。同时,天俱时也在EPC模式中更大限度地应用科技成果,积累科技力量,实现了从工程承包商向工程科技企业的转变。

天俱时对EPC模式的发掘、改良与应用,如同为精英战队搭建了顶级作战系统。但这还不够,企业必须拥有自主开发、一击制敌的王牌武器,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它,企业就没有灵魂。

在EPC模式的基础上,天俱时深化了为客户提供“端到端”一站式服务、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落地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理念,依托长期积累的技术、人才优势和工程经验,打造出了一条“工艺研发─设计─采购─施工─培训─试生产”连续性产业链,开创了全国首个以技术引领且技术贯穿全过程的工程总承包模式——T-EPC模式。

T-EPC中的“T”代表科技(Technology)。对于“T”在EPC中的应用,可从两个层面理解。

一是在原有的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的基础上,天俱时继续拓展工程服务的链条,向前延伸到工艺技术的研发与优化,向后扩充到人员培训、试生产和长期的技术支持,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

二是在数字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中,工程服务的所有环节都亟须提高科技含量,天俱时响应市场需求,无论是工程设计还是设备采购和现场施工,都以技术实力保障工程质量,用科技引领整个工程业务的全生命周期。这一做法直接提升了科技服务在天俱时业务中的占比,减少了对工程施工的依赖。

2014年,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宁生物”)未雨绸缪,决定拓展产业链布局,投资生产抗生素无菌原料药。于是天俱时积极与川宁生物深化合作,开展了天俱时首个从工艺技术包2提供、项目设计到工程安装的一站式T-EPC净化工程项目。王京亲自带领团队全程参与川宁生物净化项目的产能规划、产品定位、工艺路线确定,为客户提供了头孢生产的工艺包。

在头孢的生产过程中,结晶控制3的效果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客户虽有技术人员,但并不擅长结晶控制技术,而天俱时的技术人员很多来自国内大型制药厂,接触过原料药的生产,拥有丰富的结晶控制经验和策略。在天俱时的帮助下,结晶控制效果得到了质的提升,产品的质量也因此有了保证。

在药品干燥设备的选型方面,凭借在无菌原料药领域的经验,天俱时为客户推荐了集分离、洗涤、干燥功能于一体的三合一设备,该设备相较合成药领域常用的离心机更适合无菌原料药的生产。

在试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客户对设备操作不理解、药品生产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天俱时会及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客户公司员工展开培训,对他们进行现场操作指导,以确保他们做到对技术精准掌控。只要客户遇到技术难题向天俱时求助,即使项目结束,天俱时的技术人员也会有求必应,热情如初。

在“微笑曲线”4理论中,附加值最高的环节集中于产业链的两端——产品研发与市场营销。若在EPC模式中也画出一条“微笑曲线”,工艺研发和科技服务应拥有更高的附加值。而T-EPC模式的诞生就是通过科技引领和科学家的创新、细心、耐心将科技服务的附加值托举到更高维度,将客户的欣赏转化成信任,再将信任升级为依赖。

相似的灵魂互相吸引,一个融入顶尖科技的灵魂,必然会吸引众多渴望顶尖科技的灵魂。中国的工程科技还处于发展期,对科技服务的需求日渐凸显。以科技为先导的T-EPC模式或将重新定义何为工程科技,并引领全行业跃向新天地。

1 创立于1996年,是中国领先的输液专业制造商,位列中国医药企业50强。

2 简称工艺包,指生产所涉及的一系列工艺操作的具体说明,包括工艺流程、工艺基础数据、工艺操作参数、关键的工艺计算、工艺设备数据等,它是企业生产的核心,也是工程设计的基础。

3使化学物质的结晶向人们需要的方向进行,一般用于无机精细化工、药物合成和纳米材料制备中。

4 “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由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提出,以作为“再造宏碁”的策略方向。微笑曲线形似笑嘴,两端朝上,两端的研发与销售附加值最高,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