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今年是德恒律师事务所建立三十周年。王丽同志写了《德恒之道》一书,邀我作序。我乐意为之。
我和律师的缘分始于“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担任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后来到司法部工作,担任司法部部长兼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参与推动了全民普法宣传教育。在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现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担任副主任委员期间,对司法部推动律师体制改革,建立中国律师事务中心这个试验田有所关注。
我与德恒律师事务所的王丽同志也有些缘分。我们算是中国政法大学前后脚的同事,我卸任法大校长,她研究生毕业到法大当老师。我们也是司法部前后脚的同事,我转任全国人大,她到司法部工作。我在全国人大工作期间,参与推进中国律师事业改革发展法治建设,乐见王丽同志“下海”创建不要国家出资的律师事务所。我担任中国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主任,王丽同志作为委员,一起工作了多年。
三十年里,德恒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我都看在眼里,一些重要的活动我也有参加。德恒建所之初,就为三峡工程和中国科学院提供服务,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全日制的德恒律师学院,探讨走有中国特色律师之路;建所十年,他们移师金融街向服务资本市场进军;建所十五年,向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捐款100万元,支持环境保护绿色行动;建所二十年,建成了当初司法部期待的“千人大所”,聚集法律贤达研讨“法律服务与社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到德恒调研,肯定了德恒党建全覆盖的探索实践。蔡奇书记到德恒调研,肯定了德恒服务中心大局,办好老百姓委托,创新服务“一带一路”的好做法,夸赞德恒是金融街品牌律师事务所,德恒律师是金融街品牌律师。德恒党委在王丽书记带领下,以党建促所建促创新促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建党百年,中共中央授予德恒党委“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三十年来,我高兴地看到德恒和王丽同志的成长进步。记得我们几个老朋友给她题过几个字,现在看来很是贴切。刘白羽同志写的是“耕云播月”,鼓励律师法律服务要泽被天下。黄苗子先生写的是“探索”,德恒以此为题,出版了《探索法律服务的历程》,我为该书写了序言。我题的是“宠辱不惊”,鼓励她不骄不馁,在法律服务的艰难险阻中勇往直前。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作为世纪老人,我一生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亲历了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党和人民奉献了我的青春与人生。进入新时代,我满怀欣喜,看到以德恒为代表的中国律师法律服务蓬勃发展,对法治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这本《德恒之道》写下了王丽同志创建德恒的心路历程,都是一件一件的实事儿,一个一个的问题,一桩一桩的案例。这本书能唤起亲身见证并参与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的我们这几代人,律师这个职业群体,一些回忆和共鸣,值得一读。
我知道王丽博士还是刘白羽同志创立的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的现任会长,她的这本《德恒之道》也像一部德恒传记,读来亦会得到些文化滋养。
道可道,非常道。以上的话权作百岁法律人对这本书的序言吧。
何也,请读者自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