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金融风暴

虽然人类的财富在飞速增加,体量庞大,但是金融体系像个脆弱的饼干塔,时不时就会倾覆、崩溃,给全球经济和民众利益造成周期性的巨大伤害。下面,我们简单考察近代的几个重要的金融领域事件。

(1)1929年10月2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爆发“黑色星期二”事件。随着股票恐慌式抛售,股市断崖式下跌,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其后直到1933年间,金融动荡演变为波及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史称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

(2)1933年4月5日,经历过大萧条之后诞生的罗斯福新政,宣布私人持有黄金为非法,强制低价回收私人黄金,然后由国会立法将黄金定为高价,美元很快贬值69%。

(3)1944年7月,以西方发达国家为首的44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和金融会议,达成协议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和世界银行集团(World Bank Group, WBG),形成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系统,即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

(4)1971年8月15日,美国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个人可合法持有黄金;1973年3月,中东战争引发石油危机,主要西方货币实行对美元的浮动汇率。由此,两大支柱坍塌,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5)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签署了“黄金合法化”法案,美国民众可以再度合法拥有黄金。

(6)2007年夏季,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引发了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2008年9月,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在海啸般席卷而来的经济危机中,无人能独善其身。

如果将这些事件就时间线、事件主角关联性、严重性等进行梳理,如图1.8所示,则可以看到:近现代国际金融秩序动荡不断,负面能量的积累最终形成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导致人类社会的严重倒退;金融寡头把持的执政当局可以“朝令夕改”,手握强权“任性”修改规则,单边干预的痕迹明显,恣意掠夺弱势民众的财富;黄金美元也好、石油美元也罢,都是为一小撮金融财团利益最大化服务的,以保持其货币的国际化地位(可用来操纵利益收割),并未兼顾他国利害。

图1.8 美国金融领域事件关系示意图

因此,人们不禁会思考这样的问题:现有的货币体系是否合理?金融体系究竟存在什么弊端?民众如何维护自身财产权益?能不能杜绝寡头把持金融?是否有有效且长效的货币与金融解决之道?——像货币起源时的天然海贝一样,朴素而单纯,构建一种平等协商、符合多数人意愿的、安全可信的理想货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