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我做了很多事,但得不到领导的肯定,功劳还被他人拿走了 如何处理功劳被抢走的问题?

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尽职尽责、辛辛苦苦地工作,本希望得到领导的一句肯定,可什么都没有;最可气的是在做年终报告时,某个项目明明是你的功劳,可领导对此只字未提,只说是自己领导有方,甚至你的工作成果都出现在别人的工作报告中。

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明白几个问题:什么是功劳?为什么会出现抢功劳的情况?如何避免功劳被抢?

功劳,从字面上看,其实就是你的劳动成果,可能是一份文字文档、一个总结报告、一个精神荣誉,甚至是一件事本身。

我这些年采访过不少职场人,他们对功劳的理解可分为以下两种。

● 只要自己在公司待一分钟,就会依照公司的要求老老实实地上班,这就是功劳。

● 只要是自己经办的,不区分参与和主办,只要完成任务就是功劳。

有人认为付出了时间就应该是功劳,这可能是一个误解。例如,看大门的时间成本和做科研的时间成本一样,但是对公司的贡献完全不同。这是工种性质决定的。所以,我们给功劳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功劳由付出组成,但考量的标准是其带来的价值。

功劳就是你能创造的价值。

没有价值的努力,不算功劳,甚至对公司、个人没有一点帮助。所以,有的功劳不算真功劳,领导不肯定你的行为也在情理之中。

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为什么你认为的功劳并不属于你。

1.你遇到小人

不管是同事,还是上级,自己不干活、无耻占用别人的成果,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癞蛤蟆不咬人,但是膈应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有小人,而小人不抢功劳才怪。

2.发声者对功劳有误解,导致自己误判形势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经常加班却没有取得什么成绩。加班未必是功劳。

偶尔加班可以理解,如果经常加班,要么是公司的工作布置出现问题,要么是自己的工作能力欠缺。磨洋工的加班不是功劳,有工作成效的加班,才有可能算成功劳。归根结底,你的加班是否创造了价值,决定了你是否有功劳。

3.角度不同,导致对问题的解读不同

你当下认为重要的东西,在别人看来或许根本就不重要。在上级看来,这只是你分内的工作而已,或许你确实很辛苦,可他觉得理所当然,甚至这件事情交给别人或许会做得更好。

4.对流程有误会导致功劳被拿走

有的公司,对汇报流程有相关规定。例如,有的工作,必须你的领导去汇报,你若越级汇报就违反了规定。

5.节奏踩错了

工作总有轻重缓急。每个领导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他认为的重点。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沟通,确定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例如,现阶段B项目是重点,而你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A项目上,那你的工作节奏就错了。工作节奏出了错,该做的重要项目没有做,那你付出的精力再多,领导也很难认可你的努力。

6.方向搞错了

走错了路,再多的功劳都是自以为是。

我们梳理了功劳可能不属于你的原因,有主观也有客观的,有外因也有内因。有针对性地处理这些问题,才能将自己的功劳拿回来。

1.学会甄别

我们读书、观人的终极目的是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事情本来的规律。在职场中,要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所做事情的价值如何、领导的看法、流程的设置,把这些弄清楚。

关于功劳被抢走,是流程使然,角度不同,还是被人“坑”了?强大的认知让你变得更加睿智,学会甄别后就可以针对不同问题找到解决办法。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就知道如何处理。

2.放平心态

有人说,职场熬过去是励志,熬不过去是离职。

这句话说的就是心态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看,职场只是一个谋生的地方,如今很少有人一辈子待在一个地方,只与一群同事共事,与一个领导在一起相处。什么心态值得称赞?是把每一次经历都当成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眼前的所谓功劳大小,根本就不是自己的“诗与远方”;眼前的小亏,也只是未来沉淀的基础。

3.了解公司和领导的诉求

有人说,功高不能盖主,不能冒尖。这其实是错误理解职场的做法。做事要高调,做人要低调,是职场一个较高的境界。

我们要明确一件事情:职场上,除了个别小肚鸡肠的领导,大部分还是希望员工能出业绩。

例如,我曾经有一个同事,善于做PPT,能快速领会高层领导的想法,形成会议的发言材料(注意,这是非常重要的职场能力,不仅是智商的考验也是情商的考验)。他的上级对此很不满意,怕自己会被取代,总是从多个方面打击他。他心里也知道,但依然我行我素,同时不断地提升自己,做了两手准备:如果上级的上级能洞察此事,并及时制止(当然他也会在适当的时候说明自己受到打击),就留下来;如果不行就离开。有能力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有机会,面对问题不慌,持续提升,才能变成更厉害的自己。

要想保全自己的功劳,最好的做法是使自己散发光芒,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自然就不会出现功劳被抢的情况了。

精进自测题

你是否遇到过功劳被抢走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你是如何做的?阅读这节内容后,你会如何处理类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