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经济千年统计(精校本)
- (英)安格斯·麦迪森
- 1150字
- 2025-03-28 12:35:03
引言
本书旨在作为当前和过去宏观经济历史研究的数量参考手册和指南,它同时也是2001年OECD出版的《世界经济千年史》 ( The World Economy: A Millen-nial Perspective)的配套读物。该书的主要宗旨是回顾过去两千年世界经济发展历程,并探索不同区域发展出现巨大差异的原因。这些分析的依据是对人口、产出以及人均收入水平和变动的全面定量测算和分析。该书的统计附录提供了1950—1998年各年的估计值以及追溯到公元1世纪的8个基准年的估计值。至于1870—1950年各年的估计值,可在我早先写的《1820—1992年世界经济考察》 ( 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 1820—1992)一书中找到。
本书对1950—2003年的人口估计值、1820—2001年的GDP和人均GDP估计值进行了修订和更新,尽可能将年度数据向前追溯到1820年,并提供更全面的资料来源注释和对弥补数据缺口的替代方法的解释。对于1820年以前的估计值,尽管修订很少,但本书给出了更多国家的估计细节,并对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发展轮廓进行了更细致的考察。除了7个非洲国家,按1990年国际元计算的基准产出的估计值保持不变。
在人口、GDP和人均GDP的年度数据覆盖范围的拓展方面,欧洲和西方后裔地区的表现最为突出。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欧洲和西方后裔地区的年度数据共约4 200条,在本书中则约为15 200条;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三者的年度数据共约15 300条,在本书中则约为22 600条。
本书的导论扼要阐述了从17世纪到目前的国民经济核算和人口统计学的发展历程,它主要是依据我1998年在耶鲁大学的库兹涅茨纪念讲座中所使用的部分材料。第一章到第六章解释了用于估算主要区域中各经济体基本数据的方法和资料来源。第七章总结了估算1950—2001年全世界总量数据所使用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第八章总结了估算公元1—1950年世界总量数据所使用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1 正如第八章解释的那样,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中,有关数量经济历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单个学者的努力因国际研究网络的创立而得到了强化。其结果是,我们对经济增长经验的范围、追赶过程、增长趋同和分化及其成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目前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加速增长的近两个世纪,但对更早世纪的研究则很少。因此,目前研究者对1800年前后的欧洲和亚洲的相对收入水平存在不同的看法。在我个人看来,将有关数量研究往过去进一步延伸有可能解决部分分歧。对遥远过去的无差异处理或忽视有两个原因:一是越向过去追溯,数量证据就越少,因而对更早的世纪进行数量分析几乎是不现实的;二是在19世纪之前经济增长非常缓慢,因而对其进行数量分析意义不大。有观点认为,现代经济增长起源于18世纪晚期的突然起飞(即第一次工业革命) ,农业虽起源于8 000年以前,但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大部分时期内由于马尔萨斯陷阱而停滞不前。我对这种观点不敢苟同,理由可参见本书第八章中的解释。
安格斯·麦迪森
2003年8月
1 该章最后的基本表格则给出了公元1—2001年的估计值。——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