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盈利思维:人人都能看懂的商业认知21讲
- 孙靖
- 1056字
- 2025-03-17 18:17:37
二、连接端:做小池塘里的大鱼
供需关系说完了,还少了一个重要的关键点,那就是连接。商业本质,“买卖”二字,再加上连接买卖双方的平台,才是完整的流程。例如,你是做餐饮的,供给的是菜品和服务,客户的需求是吃饱、吃舒服,而连接两者的就是你开的餐厅。没有餐厅,买卖便不成立。就算是外卖,也需要外卖员来连接。所以,供需链是商业的基本结构,而连接供需的是平台。未来,很多行业的公司会是中间小、两头大的哑铃结构,要么进化成行业头部公司,要么做一家细分赛道的小而美的公司。
我有个朋友是做农业无人机的,他们这个行业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头部的两家公司——大疆和极飞,占近九成的市场份额。剩下的全是一些区域性的小公司,只能靠政府项目勉强维持着。
为什么农业无人机整个行业会被两家公司垄断呢?无人机的核心技术是续航能力和稳定性。续航主要靠电池,电池都是找上游电池厂采购的。两家头部公司由于量大,采购价比其他小公司低很多。仅是成本优势这一项,就把很多小公司压得死死的。再加上大公司有实力持续投入研发,优化稳定性,产品真正做到了既便宜质量又好,小公司根本没办法竞争。
要想破局,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细分领域“杀”出一条“血”路。现在有一家叫极目的农业无人机公司就是这么做的。国内适宜农业发展的地形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原,种玉米、小麦、水稻之类的;还有一种是山地,种果树、茶树之类的。
基于两个原因,大疆和极飞没有把山地当作重点。一是从体量上来说,肯定是平原比山地多;二是山地到处是树枝,稍不注意,无人机就会因撞上树枝而损坏。这样一来,成本会比人工施肥高出很多,典型的出力不讨好。
极目就抓住这个机会,把山地作为重点来研发技术。无人机在平原,要的是续航好、跑得远;在山地,要的就是突破视觉传感避障和操纵灵活性。最终,极目通过技术壁垒开拓了市场。虽然不能跟两家大公司的规模相提并论,但在山地这个细分领域绝对是头部企业。
在未来,中型公司生存会越来越艰难,论规模比不了大公司,论灵活性又比不了小公司,夹在中间,成本高,效率低。要生存下去,要么逼着自己变成大公司,要么转型做一个细分赛道的小而美的公司。而做大公司是要靠机遇的,与其在大池塘里当小鱼,整天担心被大鱼吃掉,还不如找个小池塘,在里面当大鱼。
那么如何成为小池塘里的大鱼呢?像极目这种,走细分领域强技术壁垒的,是条出路。但是很多公司,并没有技术壁垒,如卖衣服的、做代工的,这类企业就要做超级个体,打造个人IP。因为个人IP是未来最大的流量入口,只要流量够大,可以有很多玩法。具体怎么做,将在后面的章节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