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治理:全球观照与中国实践
- 秦子甲
- 1217字
- 2025-03-28 17:12:46
前言
本书是我用了三年多的时间逐篇结集而成。
大概是2018年第三季度的时候,律商联讯(LexisNexis)的编辑刘丁香老师注意到我出版了《私募基金法律合规风险管理》和《私募基金视野中的资本市场行为底线:案例、分析与防范》两本关于私募基金的书,便与我联系,邀请我在律商联讯上开一个专栏,可以讨论一些与私募基金有关的法律问题。当时,我正处于文思断竭的状态,但对于本书的主题和研究方法倒有一点朦胧的感知。我一开始非常犹豫:一是担心与日常本职工作发生冲突,难以按时保质保量地交稿,徒增压力;二是对能否完成这个“课题”也没有十足的信心。好在刘老师非常优雅大度,给我提出了十分宽容和宽裕的条件,卸下了我的精神负担。我自己转念一想,觉得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需要不时交稿的适度压力下,鞭策自己去着力探索,完成这个“小目标”。于是,我把这个专栏的名称定为“基金治理”,这大概就是本书的缘起了。按苏格拉底的比喻,刘丁香老师可谓本书的“助产士”。
2019年和2020年,我逐篇逐篇地给律商联讯交稿。稿件内容一开始没有整体上的逻辑,基本上每篇文章一个小专题。到了2020年年末,也发表了不少了。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本书第一篇的第二、三节,第二篇除第三、七节以外的部分,第三篇除“交易最佳执行”和第六节以外的部分,均首发于律商联讯的“基金治理”专栏。在编入本书时,我虽然从整体性角度对此进行了个别修订,但并不改变全文的原意。因此,在本书的肇始,我要向律商联讯、刘丁香老师及另一位编辑楼莎莎老师致以由衷的谢意!
众所周知,律商联讯是国际知名的全球内容和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帮助法律、企业、税务、学术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工作人员作出知情决策,使其能实现更好的业务成果。在上述刘老师、楼老师等编辑的努力下,目前其平台上也活跃着其他各法律细分领域的专业律师、资深法务人员开设专栏,发表文章,我本人也经常读到或注意到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据我所知,也有读者已通过律商联讯平台读到了我发表的几篇文章,如关于信义义务和基金托管人的文章,并给予了积极的反馈,我因之深受鼓舞。可以说,律商联讯铺设或架构了一个很好的业界交流的平台,我是其中的获益者,对此也要表达感谢之情。
进入2021年后,我认为把已发表的若干文章逐步梳理脉络、建构体系的条件趋于成熟,便启动了本书的准备工作,也为此补充了其他的内容,最终形成了全书目前的样貌。我在第一部作品,即写于2016年的《私募基金法律合规风险管理》后记中提到“本书的国际化视野仍旧不够,外文文献阅读较少”。五年过去了,现在即将付梓面世的这本书,大量地介绍了IOSCO发布的、与基金相关的诸多最终报告(Final Report)内容,可谓对五年前的自己做出了一个小小的回应,也算一个对自己专业成长的新的记录。《私募基金法律合规风险管理》一书献给了我的导师王保树教授,这本书也可以视为我向老师做出的最新的成果汇报。
本书的最后下了一些较为明确的结论。这些结论是否站得住、能否对我国基金行业的未来发展有一些建设性意义,在此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