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价值

一、研究背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虽然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但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 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有效防控了国内疫情的蔓延和国外疫情的输入, 积极复工复产,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艰难时刻依然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 3% , 突破100万亿元的成绩, 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 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献上了亮丽的成绩单。

“十三五”规划期间餐饮业规模完成历史性跨越, 收入达4万亿元凸显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生活服务业地位。餐饮业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扩大消费、稳定就业、保障民生和传承文化四个方面。餐饮产业质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指引下, 不断实现速度、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效果明显。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餐饮业造成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餐饮堂食消费陷入前所未有的衰退。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 在中央和地方的各项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和消费促进措施下, 餐饮业逐步回暖。经历疫情洗礼后, 产业转型升级加快, 供给质量提升明显, 安全防控能力显著增强。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 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的发布为未来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发展提供了发展目标和行动纲领。2 餐饮业要按照《纲要》部署, 紧紧围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立足新发展阶段, 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 以高质量的产业发展融入“十四五”规划的新发展格局, 为2035远景目标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产业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餐饮业一直是疫情防控重点产业和政府重点扶持的生活服务业之一。截至2020年4月1日, 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冠肺炎疫情的动态变化, 在全面严格防控阶段和分级分区精准防控阶段, 相继出台政策意见, 指导企业积极参与抗疫民生保障、有序复工复产工作, 并制定、出台了与餐饮业相关的中央财政扶持政策文件5个, 中央金融扶持政策文件3个, 中央其他扶持政策8个, 地方政府细化出台了落实中央政策要求的地方通用政策文件22个,差异化地方扶持政策37个。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 有效减轻了餐饮企业的成本压力, 增强了抗击疫情、恢复增长的信心。随着政策监督检查的落实、落细, 中央和地方扶持政策的效应会进一步放大, 对于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的餐饮业走出困境、恢复生产、提振消费信心有“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经济新常态下, 主动推动产业政策转型是中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和持续增长的关键制度设计, 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的核心要义。本课题紧扣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要推进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的重要讲话精神, 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9年加快服务业发展,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点工作任务,以餐饮业为例, 研究生活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转型问题。在梳理总结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餐饮业发展基本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聚焦餐饮业应对“市场失灵”时的“政策缺陷”问题, 研究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着力于矫正与完善市场的产业政策协调机制。同时也为偏好于垄断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产业政策研究, 提供来自充分竞争、生活服务业的新案例和新视角。

二、研究价值

(一) 学术价值

首先, 尝试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理论框架, 分析高质量发展的餐饮业产业政策转型必要性、可行性及实现路径, 为政府在竞争性行业中如何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提供参考, 是对“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具体学理阐释。其次, 以生活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拓展了产业政策转型研究的新领域, 以高质量发展为视角提升了产业政策研究的前瞻性, 以餐饮业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经验为例延伸了产业政策研究的时间跨度。

(二) 应用价值

首先, 为制定促进以餐饮业为代表的生活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提供理论支撑、经验支持和策略参考。其次, 稳就业是政府现阶段主要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最根本的民生问题, 应充分发挥餐饮业持续稳定吸纳社会就业的产业功能, 研究产业政策转型促进餐饮业升级。最后, 课题研究基于多视角(公共卫生安全视角、生态化发展视角和政策法律化视角) 提出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转型建议, 对“新常态下要保证宏观经济稳、产业政策准”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1 王晶:《履职为民奋进新征程 厉行法治展现新担当——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审议人大、 “两院”工作报告侧记》, 《山东人大工作》 2021年第2期。

2 高云龙: 《在促进“两个健康”实践中贯彻五中全会新要求》, 《中国政协》 2020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