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概论
- 薛海宁 丁锦希主编
- 880字
- 2025-03-15 04:32:56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药品是国家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可及性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三医”协同的切入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要求,国家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可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的研制、注册、上市许可、生产、经营以及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国家监测监管等各个环节作出了具体规定。
近年来,国务院和相关部门不断加强药品供应保障顶层设计,围绕社会反映强烈和各方关注的突出问题,着力推动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和支付全流程改革。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幅提高了我国药品的质量和可及性,减轻了群众用药费用负担。
《中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概论》一书从供应链和重要制度两个维度出发,按照“制度发展—实施成效—国际经验—优化建议”的逻辑主线,上篇聚焦我国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支付等供应链各环节进行阐述,剖析各个环节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探寻未来发展的路径;下篇着重对药品供应保障相关重点政策与举措的实施现状和改革历程进行梳理,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分析我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梳理国内外先进做法,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优化政策的建议。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我国药品供应保障各环节的政策法规和发展现状,广泛分析了国内外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的改革历程、运行情况和相关经验,有针对性地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优化建议,内容翔实、论证充分,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可及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书编写组
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