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为什么运动能够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社交障碍 刻板行为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一类常见的、高度遗传且异质性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具有潜在的认知受损特征,且常与其他疾病伴生。2023年3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显示,每36名8岁儿童中就有一名被确认患有ASD。ASD发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专家说

运动促进神经可塑性,在改善社会交往、提高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力等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因其低成本、易开展、副作用小、便于融入教育干预体系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儿童青少年体脑疾病的教育、干预和康复治疗领域,成为ASD非药物干预的首选方法之一。运动结合丰富环境中的多元感官刺激与体力活动中的运动感觉刺激,是促进神经发育可塑性的关键教育渠道和信息媒介。

健康加油站

ASD儿童运动治疗方法

1.以社会交往为核心的运动教育

ASD患儿的核心障碍是社交障碍,社交动机和技能是早期干预治疗的核心。而运动是患儿融入社会的有效载体。

2.以行为干预为核心的运动疗法

运动行为疗法即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针对患儿基本生存和学习技能采用正性强化、负性强化、消退、渐隐等技术,达到促进良好行为、适应性行为,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和非适应性行为。

3.以生活技能为核心的结构化教育

对ASD患儿采用基于家庭和正常生活状态的自然养育、生活起居、户外运动、室内游戏等,安排有序的生活,建立每日生活常规,寓教于乐。

4.以动作技能为重点的应用行为分析法

在经典的结构化教育,如人际关系发展干预、地板时光、早期介入丹佛模式中,都突出动作技能对儿童社交干预的媒介作用,通过促进基本动作发展以调控儿童社交能力、改善情绪。

(王 梅 甄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