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中西医结合诊治
- 范瑞强 陈颐主编
- 531字
- 2025-03-18 19:53:39
一、传统的真菌分类
真菌由于形态复杂,除少数形态简单的类群如念珠菌等酵母菌外,传统上都以形态学为主要分类依据。形态观察包括宏观、微观、超微观等,特别是微观形状的形态观察至关重要。真菌分类的研究,经过较长时间演变,逐渐形成了以“形态结构特征为主,生理生化、细胞化学和生态等特征为辅”的分类原则。以形态结构为依据是传统(或经典)分类法的基础。以生理生化特征为依据能从多方面研究真菌,但采用的指标较多。另外,不同真菌在形态、营养、繁殖等诸方面对生态因素都有特定的要求和耐受的界限,因此观察真菌时也须考虑到生态性状并将它作为真菌鉴定的辅助性状。在真菌分类领域中,具有进化概念的,有代表性的真菌分类系统主要有De Bary(1884)系统、Gaumann(1926—1964)系统、Martin(1950)系统和 Whitaker(1969)系统等4个分类系统。
早期的分类将真菌界分为黏菌门和真菌门,真菌门分为接合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半知菌,又称有丝分裂孢子真菌(mitosporic fungi),有性期多为子囊菌和担子菌。真菌的分类就是常说的界、门、纲、目、科、属、种。
Domain 域,超界
Kingdom 界
Subkingdom 亚界
Phylum,Division 门
Subphylum,Subdivision 亚门
Class 纲
Subclass 亚纲
Order 目
Suborder 亚目
Family 科
Subfamily 亚科
Tribe 族
Subtribe 亚族
Genus 属
Subgenus 亚属
Section 组
Subsection 亚组
Series 系
Subseries 亚系
Species 种
Subspecies 亚种
Variety 变种
Subvariety 亚变种
Form 型
Subform 亚型
Special form 特殊型
Physiologic race 生理学宗
Individual 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