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分类与应用

一、健康医疗大数据分类方法

健康医疗大数据是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工作职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和管理过程中产生和使用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健康医疗数据,及医疗救治过程中医患和医药交互时所产生的全部数据和交互数据,包括相关企事业单位在为公众提供第三方健康医疗咨询、检查检验等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以及公众在健康维护中提供的个人信息和医疗仪器设备所采集的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涵盖生物、临床、心理、行为、社交、环境、商业等与人类健康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数据源,包括专病专科大数据、肿瘤临床大数据、医药研发大数据、用药安全大数据、疾病风险大数据、中医“治未病”大数据、健康监测大数据、健康教育大数据、旅游养老大数据等。各种健康和医疗新技术新服务正在改变公众的就医模式和健康理念。

健康医疗大数据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

1.健康医疗服务供给方数据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以医院信息系统(HIS)为例,主要包括门诊挂号子系统、门诊收费子系统、住院信息管理系统、药库管理子系统、药房管理子系统、病案信息管理系统、财务监管子系统、医疗保险(社保)子系统等。

2.服务对象(患者)数据

服务对象的标识和人口学特征,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和健康危险因素,同时包括:

(1)人口普查、出生、死亡登记数据。

(2)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及可穿戴设备收集的生命体征监测数据。

(3)网络行为数据,例如网络挂号、远程医疗、网络购药、健康咨询、医患病友交流等。

(4)传染病报告、慢性病监测、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及营养调查、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等数据。

3.实体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服务数据

涵盖服务对象“从生到死”在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接受所有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括计划生育服务、孕产妇保健、计划免疫、儿童保健、门(急)诊及住院的医疗记录等。医疗记录包括诊断、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基因测序、用药、手术与操作、诊疗路径记录等。数据增长快速,特别是新兴检测如基因检测数据。

4.研发数据

主要来自国家重大医学研究项目、各级医学科研机构、医药和医疗器械研发企业、第三方研发机构等在研发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例如国内外学术期刊、研究报告、国家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重大疾病专病队列研究、新药(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记录等。

5.医疗费用支付及医保数据

一切与付费方相关的审核/报销记录,主要包括患者支付记录、报销记录、医药流通记录等。

二、健康医疗大数据典型应用方向

健康医疗大数据正以跨界融合之态进入公众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跨界融合、科技创新”为导向,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政、医、产、学、研”融合以及“法律、人文、科技、投资”融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与食品、体育、旅游、环境、地产、电子、电信、电商等其他领域融合发展,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把健康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其应用发展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主要方向:

1.以发展“精准医学”为目标的生物医学大数据

以“知识发现、科技攻关”为引领,构建生物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药物组学等基本生物资源信息库,为疑难疾病和罕见疾病的诊疗提供科学支持,并构建生物医学信息交互安全可信网络,在确保国家生物国防安全前提下,形成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推进价值创新、新药研发、数据交易、增值服务等新体系发展,形成高端辐射效益。

2.以发展“智慧医疗”为目标的医疗医药医保大数据

以“信息畅通、智慧决策”为抓手,推动“三医联动”和“分级诊疗”等国家新医改政策的落地落实,构建专科专病和系统整合资源库,以网络共享方式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上下协同夯实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医疗关口前移。

3.以发展“全面健康”为目标的人口健康大数据

以应对人类追求“既健康、又长寿”的需求挑战为方向,围绕个人及家庭健康需求组织有效服务,通过智能设备和数据共享,实现与健康档案系统和第三方社会服务的一体化整合,人人享有随时随地“全景式”优质健康服务新模式,最终形成与每个生物人相对应且可量身定制的“数字健康服务”,实现人与自己、社会、环境的和谐健康发展。加强和完善政策引导,全面推进新兴信息技术在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并解决智能设备大规模普遍应用带来的隐私保护、应用监管和信息安全等问题,大力发展健康知识教育平台,加强公众健康/医疗知识的教育传播等,充分发挥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引领新经济发展中的特色优势,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字健康新业态。

4.以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为目标的中医药科技大数据

以“中医特色、传承创新”为优势,有效集成各方资源。借助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治未病”、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创新,有望突破重大疾病防治难题、构建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提升我国医药和健康产业核心竞争力。中医药为人类健康和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巨大贡献,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可以大力推进中医药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