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膳食智慧:食物、营养与疾病
- 董三白 周琳坤编著
- 2034字
- 2025-03-15 03:44:37
★病有虚、实、寒、热
既然食物有寒、热、温、凉,病体亦有虚、实、寒、热,因此在患病进食中,亦应有所禁忌。虚寒证进食寒性食物是雪上加霜,火热证进食热性食物是火上浇油,湿证进食滋腻食物是塞川蓄洪。故饮食不节,当禁者不禁,无病可以致病,已病可以加重,已愈可以复发,此养生理论不可不知。《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用凉远凉,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用温远温,食宜同法。有假者反之,此其道也。”这段话的本意讲的是用药要讲究天时气候。一般地说,寒凉季节少用寒凉药物,温热季节少用温热药物,即使病体需要,也要慎用。在饮食调养方面,道理相同。除天气时令外,更重要的是病症的虚实寒热,食物药性对此有着更直接、更重要的作用。常见因饮食不当引起疾病复发或恶化等不良后果。经过长期的经验教训积累,患者的饮食禁忌,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饮食禁忌俗称忌口,是中医治病的重要饮食调护内容之一。俗话说“病从口入”,有两方面的含义:从现代医学观点,就是说饮食不洁,细菌、病毒感染,多是从食物中进入人体而致病;从中医学观点,则认为饮食不节,寒温不适,皆可损伤脾胃而致病。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云:“饮食失节,寒温不适所生之病,或溏泄无度,或心下痞闷,腹胁胀,口失滋味,四肢困倦,皆伤于脾胃所致而然也。”所以,他特别强调治疗疾病,重在“调其饮食,适其寒温”(语出《难经·十四难》),对于久病痼疾尤当讲究。食能疗病强身者谓之宜,食能增病发病者当须忌。而宜与忌均需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需要来确定,应避免盲目性。过分忌口反而于病不利,因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机体赖营养以生存,病体赖营养以恢复,禁忌过多,使患者营养不良,抗病能力低下,往往也导致康复迟滞,甚至病情恶化。
从忌口的目的与必要性进行分析归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病症忌口
病症忌口系根据患者所患病症的虚实寒热,阴阳偏盛,结合食物的性味归经,来确定禁忌的内容。中医将食物按性味分为三类:第一类,温热性食物,如黏米、面粉、红糖、饴糖、辣椒、胡椒、姜、葱、蒜、韭、狗肉、羊肉、鹿肉、鲫鱼、虾、黄鳝等;第二类,平性食物(不热也不凉),如粳米、玉米、扁豆、豌豆、豇豆、花生、芝麻、大枣、蜂蜜、木耳、香菇、丝瓜、乌骨鸡、鸡蛋、鲤鱼、黄鱼、鸽子、鹌鹑等;第三类,寒凉性食物,如大麦、粟米、冰糖、白糖、豆腐、黄瓜、冬瓜、西瓜、藕、萝卜、荸荠、梨、柿、白菜、菠菜、苋菜、竹笋、紫菜、鹅、鸭、鳖、蟹、河蚌、田螺等。如火热证忌食辛辣动火的热性食物,虚寒证忌食冷浆瓜果等凉性食物,阳虚证忌食咸寒伤阳食物,湿盛证忌食肥腻生痰食物,阴虚证忌食香燥(因香燥伤阴),中满者忌食甘味(因甘味令人中满),此皆属于病症忌口。
2.“发物”忌口
发物之说,在民间早有流传,主要指的是能引起旧病复发的食物。食物为什么能发病,从现代医学观点来分析,不外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动物性食物中含有某些激素,促使人体内的某些功能亢进、代谢紊乱,如糖皮质类固醇,超过生理剂量时,可以诱发感染扩散、溃疡出血、癫痫发作等,导致旧病复发;二是刺激性食物,如酒类、辣椒对于炎性病灶的刺激往往可以引起炎症扩散、疮疡复发,这与上述火热证候进食热性食物意义相同;三是某些食物成为过敏原,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复发,如鱼、虾往往引起皮肤过敏患者的荨麻疹复发,豆腐乳有时引起哮喘复发,某些蔬菜引起日光性皮炎等。上述种种都是患有宿疾者应当禁忌的。
3.素质忌口
有些人先天禀赋就有素寒、素热,阴阳偏盛,强壮、羸弱的素质差别,生起病来,这种差别往往更加显著。因此,从平日和疾病治疗方面,都应当在饮食上有所禁忌。如阴盛偏寒素质,应忌寒凉滋腻食物;火热阳盛素质,应忌辛热动火食物;脾肾阳虚素质,应忌生冷咸寒食物;肺胃阴虚素质,应忌辛辣香燥食物等。
4.药物忌口
患者在服用某种药物时,必须忌食与所服药物能产生不良反应的一些食物。服用中药期间,一般需禁食油腻大荤、腥膻异味之物。如果是温经暖胃的方剂,须忌食生冷或豆类,特别是绿豆;如果是凉血止血的方剂,应忌食羊肉、狗肉。
此外,还需了解食物与药物之间相克相反、互相拮抗的作用,如人参、熟地黄皆忌萝卜,麦冬忌木耳,天冬忌鲤鱼,茯苓忌醋,白术忌桃、李、大蒜,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薄荷忌鳖肉,补骨脂、何首乌忌诸血等。
在西药方面,服痢特灵时忌食扁豆。一般服用西药时忌饮酒和喝咖啡;服铁剂忌食动物肝脏、海带、芝麻酱、花生仁等含钙磷较多的食物(钙可使胃肠内变为碱性,磷能与铁结合生成难溶物质,影响铁的吸收),补充铁剂时,还须忌茶(茶叶中的鞣酸与铁剂形成难溶性铁盐,妨碍铁的吸收);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痢特灵、优降宁等)不宜进食存放过久或发过酵的含酪胺的食物,如巧克力、牛奶、乳酪、腌腊制品(腌鱼、腊肉、香肠)、腐乳、酵母制品、酒类,否则可引起或加重高血压,甚至引起脑出血。上述忌口食物在停药后2周之内都应忌食。
总之,饮食禁忌问题属于营养卫生学范畴,讲究饮食宜忌,可加快疾病痊愈,促进身体康复,所以,应引起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