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卫生援非项目理论与实践:援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
- 杨坤主编
- 1601字
- 2025-03-14 19:33:16
第一章 全球与桑给巴尔血吸虫病流行概况
第一节 全球血吸虫病流行情况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严重阻碍了公共卫生和社会发展的进程。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无安全用水系统和医疗条件较差的贫穷国家。据报道,全球有78个国家和地区有血吸虫病流行。非洲的血吸虫病流行国家主要包括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乍得、刚果(布)、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南非、斯威士兰、多哥、乌干达、坦桑尼亚、刚果(金)、赞比亚、津巴布韦;南美洲主要包括巴西、苏里南、委内瑞拉;东地中海地区主要包括埃及、伊朗、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利比亚、摩洛哥、阿曼、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苏丹、叙利亚、突尼斯、也门;亚洲主要包括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柬埔寨和老挝等。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估计全球感染血吸虫病人口数为2.43亿(其中90%居住在非洲),约8亿人口受到血吸虫病感染威胁,当年全球共治疗约2 800万例血吸虫病患者。感染人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即: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湄公河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和马来血吸虫,以前3种流行最广(表1-1)。
表1-1 6种血吸虫病的地理分布

有42个国家存在曼氏和埃及血吸虫的共同感染,非洲主要包括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乍得、刚果(布)、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南非、斯威士兰、多哥、乌干达、坦桑尼亚、刚果(金)、赞比亚、津巴布韦;东地中海地区主要包括埃及、利比亚、阿曼、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苏丹、也门。
2000年调查显示,非洲有超过1.6亿血吸虫感染者,感染率为28.55%;东地中海地区有1 941万感染者,感染率为8.8%;南美洲有733万感染者,感染率为3.8%。2010年调查显示,非洲有超过2.3亿血吸虫感染者,感染率为25.59%;东地中海地区除4个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的国家、达到传播阻断的摩洛哥和苏丹无统计数据外,其他国家共有415万感染者,感染率为2.4%;南美洲除2个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的国家,其他国家共有7.19万感染者,感染率为3.1%。
埃及血吸虫是由Bilharz于1851年在埃及古尸木乃伊中发现,证实埃及血吸虫病在非洲已存在数千年之久。该病最早流行于尼罗河上游,目前在非洲和中东地区共53个国家流行。这53个国家分别为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乍得、刚果(布)、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南非、斯威士兰、多哥、乌干达、坦桑尼亚、刚果(金)、赞比亚、津巴布韦,以及东地中海地区的埃及、伊朗、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利比亚、摩洛哥、阿曼、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苏丹、叙利亚、突尼斯、也门。
埃及血吸虫寄生在膀胱与盆腔静脉丛,引起泌尿生殖器官病变,临床表现为终末血尿、膀胱刺激与阻塞等症状。患者以农民为多,男女无差别,妇女在河中洗衣,儿童洗澡、游泳,均易感染,16~2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目前有报道学龄儿童(5~15岁)和孕妇的感染率也较高,由于该人群的免疫情况特殊,需要引起重视。
目前,埃及等国家的血吸虫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人员及物资的频繁流动,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环境变化,使血吸虫中间宿主扩散和蔓延,血吸虫病的流行、扩散和疫情回升的概率增加。目前有52个国家仍然有血吸虫病疫情,19个国家报告血吸虫病阻断,需要进行评估确认,另外有7个国家没有最新数据(表1-2)。
表1-2 非洲国家血吸虫病流行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