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斜视相关的解剖、生理和检查
第一章 眼外肌的解剖和生理
第一节 概述
眼球位于眼眶内,周围为富有弹性而松软的眶脂肪和复杂的眼球筋膜系统,眼外肌(extraocular muscle)负责眼球向各个方向的眼球运动,即眼球运动是在从双侧大脑运动中枢到双眼眼外肌的精细调节和作用下完成的。从广义讲,眼球运动分两个系统,每一系统分为六种方式;一个系统为眼球移位系统(translatory movements),是指眼球中心点会变动,可进行上下、左右、前后六种运动;一个系统为眼球转动系统(rotary movements),是指眼球中心点不动,眼球沿着自身的假想中心进行水平、垂直和旋转运动。眼球移位系统由于移位很少,可忽略不计,然而特殊情况如眼眶骨折或眶内大肿瘤术后眼球可发生明显的移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眼球运动。因此,眼球运动基本是在原位转动,眼球的转动有一假想的旋转中心,正视眼的旋转中心位于角膜前表面中点后13.5mm处。然而,由于眼球并非真正的球形且因眼睑的运动、眶内血管搏动和眶内压等的影响,这一旋转中心会有小范围的移动。眼球运动是围绕着通过眼球假想中心的冠状轴、垂直轴和矢状轴进行的:沿冠状轴作上转和下转运动;沿垂直轴作内转和外转运动;沿矢状轴作内旋和外旋运动。眼球作上下转和内外转的转动方向以眼球前极的动向为标准,即前极向内转为内转,前极向上转为上转等。而眼球的内旋和外旋是以角膜上缘的动向为标准,即角膜上缘向鼻侧旋转为内旋,角膜上缘向颞侧旋转为外旋。经旋转中心作的冠状轴、垂直轴和矢状轴,临床上称为Fick坐标(图1-1);经旋转中心的额状面称为Listing平面(图1-2)。

图1-1 Fick坐标

图1-2 Listing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