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首级制改制

从奴酋犯顺始发,明朝与努尔哈赤开始打,到皇太极上位,朝鲜人一直在勾结着这帮女真人,企图从中获益,顺便给自己的宗主国大明找一点点麻烦。

但事实上,这点麻烦不仅仅是把大明折腾没了,还把自己折腾成了鞑清国的征粮地。

但朱由检不计较朝鲜人的奸诈狡猾,派出梅之焕这个能臣,以及曹文诏这员神将,去给自己的这不懂事的藩属国提供一点保护,恰恰是阻止皇太极获得朝鲜的粮食。

后金突然朝朝鲜发动了攻击,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对朝鲜突袭,据报还带着大量蒙古人和几千汉军旗。

莽古尔泰发动的攻击确实是很凶猛,人并不多,但仅仅只是打了两日,就打崩了位于咸镜道。

一路横冲直撞,一路将几个退缩的朝鲜军屯给杀灭了。

处于曹文诏节制的一万朝鲜兵,被杀的朝鲜人足有三千人,后莽古尔泰突袭义州城,仅仅二十日就攻破了义州城,破城后便开始屠杀当地的朝鲜百姓,拘走大量妇女。

在咸镜道的地方官报给朝鲜王李倧的,是说后金军队屠杀了义州城的八万朝鲜男丁,又掳走了数万的朝鲜女子。

但事实上,由于梅之焕的坚壁清野,莽古尔泰只掳走了两三千名朝鲜妇女,杀死的朝鲜男丁也不足五千。

当然,掳走的过程中,曹文诏突然领兵在临近鸭绿江的地区突然攻击了莽古尔泰,不仅杀了一百来个满洲鞑子,拿了首级,还救回了几百个朝鲜女人。

当然朝鲜兵孱弱且不可靠,梅之焕也是第一时间向东江镇的毛文龙要求其出兵相助,毛文龙亲自领着八千东江镇兵马赶来帮忙。

在莽古尔泰第二次突然袭击咸镜道内地时,毛文龙与曹文诏合力埋伏了莽古尔泰,明军杀声震天,在通往平壤的必经山道上埋伏,突然四面八方的合围过来,堵住这些正蓝旗的骑兵们,想要聚而歼之!

一方是数千正蓝旗牛录兵以及几千蒙古人、几千汉军旗,而他们面对的,则是满山遍野杀出来的近三万朝鲜兵、两千曹文诏的步卒,以及东江镇的八千人马。

在山腰处的夹缝处,根本是逃无可逃!

这一战,不只是明军、朝鲜兵们杀红了眼,就是连渔猎民族的满清建奴也一个个彻底杀红了眼,弓箭射光了,战马被十几个明军、朝鲜人合力推倒,刀枪剑戟以及火铳、轻炮,基本上都上了,双方都玩命的互砍,刀都砍到崩口和卷刃,足足厮杀了大半天,莽古尔泰才终于坚持到了后军的几千蒙古骑兵赶到支援。

而毛文龙以及曹文诏眼见敌人援兵到了,也是追击了一会儿,这才匆匆带人撤回高山两侧,重新带人躲起来。

直到满蒙骑兵仗着马速脱离大山,离开视野内,这才开始打扫战场。

这时候的朝鲜气候寒冷刺骨,好在这些人中,除了东江镇的官兵,曹部兵马还是带了冬衣和毛皮衣甲的,但此前朱由检给毛文龙将军饷提高到了五十万两,粮食也很慷慨的用于登州水师送抵东江镇,现在他们是粮饷翻了一倍,此时他们的士气还算高了一些。

之后又有数次血战,梅之焕用兵妥当,押着朝鲜兵将在前用命,迫使这几万朝鲜人与明军配合,最终莽古尔泰是被打的是丢盔卸甲,跨过鸭绿江,跑了。

虽然这几大战场都看似明朝都有占了上风,但其实在蓟镇以及辽东的大大小小几十个驻堡,被后金打下来了十余个,被杀死的屯兵就有一千八百人,而算是整个战场这段时间的战斗,一个月的时间,打到十一月,战损加上被俘后杀掉的明军,已经是超过一万两千人了,至于说满蒙共计死伤多少,送到朱由检手里的时候,应该是不到七千个的。

后金在蓟镇方向给明朝军队带来了巨大杀伤,赵率教都在后续的几天战斗里,肩胛骨位置被射中了一箭,受了重伤,朱由检也连忙派了保定总兵曹鸣雷率保定兵马四千人支援,并派了自己最心腹的王承恩,亲自领二百御马监的太监兵赶往督战。

给的要求就是,守住蓟镇,拼死给我守住蓟镇!

朱由检在殿上,观看舆图,喃喃自语:“这可千万要守住啊!”

他很想再调几路明军支援,但他心里清楚。

从关宁锦防线的建立,到松锦大战的决战,决定战争的胜负,不单单是人数一个劲的往上堆的,如果说没有朱由检提前收拢到京畿地区的粮食供应,补给不能够送抵前线的话,军队会自然崩溃的。

当然有两个例外,一个是宁远的吴三桂,那有海运,即使是中前后所被后金掐断,也是能吃到补给粮食的,另一个就是祖大寿,在松锦之战以及大凌河之战的两次实例,祖大寿是极端能忍的,他的兵也能忍,本人也能忍。

而此刻孙传庭所在的辽东,共有大明军队近十五六万,而蓟镇尚有官兵五万,光是运粮,朱由检这几日就忙的够呛。

他只能是祈求。

天命能在他这一边了。

“天命昭昭!”

“佑我大明!”

恍惚间,他听到数百里外,那些明军嘶喊着:

“大明!万胜!”

“万胜!”

……

孙传庭怒斩了十来个明辽兵,这些人因为抢首级而乱了阵型,导致一处关隘的战斗失败了,孙传庭为了明正典刑,将这些人通通斩首,并重罚了涉事的小将。

并书信传至京师,请求朱由检干脆取消整个首级制,并报告因为割首级的缘故,而被建奴骑射射杀,导致他整个辽东三镇平白无故折损了比建奴多一成的人!

这个意思是什么呢?

也就是说,明辽军在战斗上是和后金建奴打的差不多的,甚至稍有上风,但就是因为你这个首级制的缘故,害得我的兵在战斗中去割首级,导致了战斗失败,连我骁勇善战的明辽军都因为你这个东西,搞的动辄因为满蒙人抢走首级或者尸首搞的士气低落,搞的在战斗中拖沓战力,其他个战力比我低得多的军镇,岂不是要被后金因为割首级而打崩啊?

当然孙传庭说的还是很委婉的,毕竟是直接传递给皇帝的直奏,但是意思还是相对清晰的,令朱由检也陷入了沉默,在思考了一下午,才终于决定,是要取消大明朝的这个首级制!

但制度不是那么好改的,毕竟是经历了那么久了,现在要改,那换成什么制度呢?

改成历史上大明朝廷对付孔有德的得城制度?

那肯定也不合适,毕竟朱由检短期之内是不会主动打后金的,只能被迫防守,毕竟骑兵真的太少太少了,后勤也跟不上,军队也没那么多,很容易崩。

而军队没有赐赏,也的确影响积极性。

思索许久后的朱由检是这么安排的,从首级制改为了证辫制。

什么意思?

割首级多慢?我直接顶着金钱鼠尾辫,一刀连着头皮给你砍了,如此不仅容易携带,还节省了时间气力。

并且这满洲鞑子的金钱鼠尾辫,极其容易辨认,中原人是没有一个模样的辫子,想要用杀良冒功的方式搞到一样的辫子,你也没有这种老鼠尾巴样子的辫子陈旧、肮脏。

不仅仅是从头颅改成辫子那么简单,朱由检还将这价也来了个大出血的一刀,从八十两一口气削到了三两白银。

那你在战场上还会为了这辫子去停下战斗吗?

可能还会,毕竟明朝士兵的工资也就一两八钱,这可是两个月的饷银了。

随即朱由检祭出了自己的第三刀!

涨薪!全国兵马都涨薪!

涨到多少呢?

普通九边军屯原初都是按一两八钱银子发饷的,现在给你涨到二两六钱的饷,而如果遇到现在这种辽东战事的那几个月,直到战争结束为止,则给你再多拨发二两的辽饷,这还不算什么,贵的是骑兵,毕竟骑兵都是家丁嘛,朱由检也能够理解,给你再加一些,加到三两三钱一个月,外加马吃的饲料,再加二两三钱,拢共一个骑兵,一人一马的无战事情况下,给你发五两六千的饷银。

当然这时候,是朱由检给兵部还掉了,近两年时间里积欠下来的六百多万两欠饷的情况下,给士兵涨薪。

有人会说了,本来明朝军队在军饷上就已经是让朝廷难以承担了,你怎么还给士兵增加兵饷呢?

刚刚开始抄了不少人的家,改了税制,还在内部查人口、清田亩,还在重新造册过程中,税都没到收的时候,你就开始浪费钱了?

是的,朱由检就是要砸钱。

如果硬算盈亏,现在九边军镇总计是五十八万人,这里辽兵加蓟镇正在作战的大约是二十三万人,其中又只有一万三千人的骑兵,不要说打几个月了,现在的朱由检很有信心多打几年。

根据最近来自于毕自严的奏疏,在重新清查了了户籍和正在查的江南田地后,今年大概会开征到七千万两白银的一个额度,还不包括藩王们那大概七十来万的税银。

加上,积欠朝廷的税赋实在之巨,藩王们也是拿出不少水浇地抵扣税金,朱由检和朝廷从中都受益良多。

而就算是花大明朝每年一半的钱,朱由检也要和满清打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