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顺从

  • 莫致之
  • 甘弈
  • 1627字
  • 2025-04-24 20:16:38

周业成换好衣裳,靛青色的长衫衬得他面色愈发苍白。他对着铜镜理了理衣襟,指尖在领口处微微一顿——那里本该绣着母亲亲手缝的梅纹,如今却只剩几道歪斜的线脚。

“少爷,老爷让您过去。“门外的小厮催促道。

“知道了。“他轻声应着,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弧度。

周老爷正坐在主位上喝茶,陈氏倚在一旁,手里捏着块绣了鸳鸯的帕子,见周业成进来,立刻夸张地掩住鼻子:“哎哟,洗了半天,怎么还一股子怪味儿?“

周业成垂眸,恭敬地行了一礼:“父亲,母亲。“

周老爷抬了抬眼,似乎有些意外他的顺从:“想通了?“

“是。“周业成抬起头,眼神温顺得像只驯服的羊,“儿子之前不懂事,让父亲失望了。如今母亲已入土为安,儿子也该……“他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也该认清自己的处境了。“

周老爷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嗤笑一声:“早这么懂事,何必闹得难看?“

陈氏得意地翘起嘴角,捏着帕子假惺惺道:“老爷,孩子知错就好,往后咱们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周业成嘴角噙着笑,眼底却冷得像冰。他站在堂屋中央,低眉顺目,嘴角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恭敬笑意。

“父亲,明日婚宴可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儿子愿意效劳。“

周老爷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他掀起眼皮,打量着眼前这个突然变得温顺的儿子——少年身形消瘦,脸色苍白,眼底却平静得像一潭死水,看不出半点怨恨。

“倒是识相了。”周志楠心中冷笑。他原以为这个儿子会像他娘一样倔到底,没想到才关了几日就服软了。也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没了娘家的倚仗,除了低头还能如何?

不过......让他出去走动也好。正好让全安乐街的人都看看,周家的少爷是如何恭顺地替新母亲操办喜事的。那些暗地里嚼舌根的人,也该闭嘴了。

“确实有件事要你去办。“周老爷放下茶盏,指尖在案几上敲了敲,“去刘记酒坊打二十坛上好的花雕。明日宴客,不能让人说我们周家小气。“

周业成垂下的睫毛轻轻一颤。

花雕......母亲生前最讨厌的酒。她总说这酒浊气重,比不上清冽的梅子酿。如今父亲却要用它来宴客,宴请那个即将取代母亲位置的女人。

“儿子这就去办。“他躬身应下,声音温顺得没有一丝波澜。

陈氏在一旁用帕子掩着嘴笑:“老爷真是的,二少爷才多大,哪懂得挑酒?“

周老爷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八岁也不小了,该学着着家了。“

踏出门槛时,周业成听见陈氏娇滴滴的笑声飘过来:“老爷您说得对~“

周业成听到后扯了扯嘴角,带着小厮离开了。

周业成带着小厮穿过安乐街时,街坊们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他背上。他恍若未觉,在酒坊要了最烈的烧酒,又趁着小厮搬酒的间隙,踱进隔壁杂货铺买了松香粉和硝石。

“少爷要这些做什么?“杂货铺老板战战兢兢地问。

“府里灯笼旧了。“周业成笑得人畜无害,“粘一粘。“

他的指尖在袖中摩挲着那包粉末,慢慢走回酒坊付银钱。酒坊掌柜认得周业成,也知道他最爱来买梅子酿给自家母亲,

“周少爷,您家这是……?“掌柜小心翼翼地问。

“喜事。“周业成淡淡道,“父亲要娶平妻。“

掌柜一愣,随即尴尬地低下头,不敢再多问。

回府后,周业成主动帮忙布置喜堂。

“红绸挂高些。“他指挥着下人,亲手接过一匹红布,指尖不着痕迹地抹过布料褶皱处,细白的粉末无声无息地渗进纤维。

“少爷,这喜烛摆哪儿?“一个小丫鬟怯生生地问。

“就放这儿吧。“他接过烛台,指腹在烛芯上轻轻一捻。

夜幕降临时,喜堂已焕然一新。大红的帷幔从梁上垂落,喜烛整齐地列在案头,就连门槛上都贴了金箔喜字。周业成站在堂中央,环顾四周,忽然觉得有些可笑。

“少爷,您……不去歇着吗?“老管家站在门口,欲言又止。

周业成摇头:“我再看看,免得明日出错。“

老管家叹了口气,默默退下。

夜渐深,周业成独自在喜堂里踱步。他的指尖抚过每一寸红绸,每一盏灯笼,确保那些助燃的粉末已悄然融入每一个角落。最后,他停在那对龙凤喜烛前,从怀中取出一小包松香粉,轻轻洒在烛台上。

回到偏院,周业成和衣躺在榻上,却毫无睡意。窗外的月光惨白,照在床前的地砖上,像铺了层霜。

他知道自己太冲动,太冒险。若是失败……

夜风掠过院中的枯梅,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恍若回应,若是失败,便同母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