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故事的故事核

作家和编剧都是写故事的人。就像一个将军,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作家和编剧也应该博古通今,满肚子装着各种各样的故事,这样才能做到激扬文字,挥斥方遒。我们的故事从哪里来呢?

1 无处不在的故事

(1)有人就有故事

做历史剧和年代剧,都可以从资料上找到历史人物和年代人物的故事。一种写法是:锁定历史上和年代中的真实人物。在真实人物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合理的艺术加工。我曾经带着编剧做过的电视剧《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和现在策划的电影《陈嘉庚》,都是这个思路。另一种写法是:把历史上和年代中的真实人物虚化,改名换姓,进行艺术的重新虚构和创造。作家兼编剧海飞,在他的电视剧《麻雀》中写了一个女角色,是演员出身,最后反转成为间谍。海飞和我说,这个人物实际上来自上海滩的一位电影女明星,她的丈夫就是唐生智的弟弟唐生明,唐生明是潜伏在汪伪政府中的大间谍。

做当代剧也是如此。我们身边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如王丽萍写的电视剧《双城记》,剧中人物就来自她认识的一个人,这个人北京上海两地跑。她觉得这个人身上有故事,就开始和他聊天、交朋友。后来知道了他身上发生的很多有趣的事情,天长日久,不断地酝酿构思,结果以这个人物为原型生发出来的故事就产生了电视剧《双城记》。

我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人的经历都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小说或拍成电视剧。

当年有一个姓苏的老板来找我,说要做一部电视剧,自己投资,自己做编剧。原来他想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我们就开始聊天,我觉得他的经历很丰富多彩。他是一个官二代,改革开放之后就开始倒卖购物指标。后来又下海到秀水街倒卖服装,也开过夜总会,经历非常丰富。人物也挺有个性的,直率爽朗,好坏都在脸上。我告诉他,写他一个人的经历故事会很单薄。我让他去看20世纪60年代的一部电影《大浪淘沙》,这部电影是写大革命时代三个朋友先后走上不同道路的故事。他很有创作的激情和愿望,在我的指导下开始写剧本。后来我又让两个年轻的编剧和他一起进行创作,进行专业的提升。这个剧本我后来命名为《真情年代》。帮人帮到底,我把高希希拉过来做导演。后来在中央电视台8套黄金档播出。苏老板总算完成了自己的夙愿,自己编剧写了自己的故事。

当代也有很多作家和编剧,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写进小说和影视作品里,无非就是没有明说某个人物就是自己。

(2)有事就有故事

无论是历史的、年代的,还是当代的,只要发生过事,就有可能有故事。我们的作家和编剧对这些事件进行改造,再创造,就可以写成一个很成功的故事。

历史电影《鸦片战争》,年代抗日电影《台儿庄》,当代扶贫故事电视剧《山海情》,都是根据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编写的故事。

韩国电影的尺度比较大,很多电影取材于真实事件,如《熔炉》《素媛》,都是根据真实的虐童案件改编的。

前几年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失火,现在法国根据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故事拍出了一部电影,反响很大。

我策划了一部电影《残团》,也是根据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创作的故事。有一年我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在烈士陵园里看到一篇碑文。碑文叙述的事件是:牺牲的烈士是国民党一个团的将士,全团都是内蒙古人。在日军进入长城的时候,他们与鬼子搏命抗战,最后全团阵亡。为了做这部电影,我去了内蒙古很多地方,交了一些朋友,对内蒙古人也产生了很深厚的情感,最后把这份情感倾注在电影《残团》的人物上。

所以说我们作家和编剧要做到像古人那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的肚子里面就会装满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当我们激情澎湃、思潮汹涌、不吐不快的时候,点爆故事的时机就到了!

(3)有联想就有故事

专业的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会让学生看很多专业的书,观摩很多舞台剧和上千部的电影。在读书和观摩大量的影视作品之后,学生的形象思维就会十分活跃,并会养成一种习惯,对生活中见到的人或发生的事情能很快产生联想。有联想就会有新的故事产生。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也会偷”。这个“偷”,是来自电光石火的灵感。实际上就是由此及彼的联想,联想以后产生的发挥,是故事的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电视剧《真情年代》的联想来自电影《大浪淘沙》。三个过命的兄弟,情同手足,在历史浪潮的推动下,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电视剧《我的父亲是板凳》的联想来自《悲惨世界》。大师兄托孤给板凳,板凳带着红儿亡命天涯。这个被追杀的故事,源头或者说模板来自《悲惨世界》。

再举一个联想的案例:我看了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写的小说《悠悠岁月》,小说从作家凝视自己童年到老年各种不同年龄所拍摄的照片开始,勾勒了社会的进程和自己生活的内心历程。其中不断地呈现出一些事件、歌曲,以及相关的物品,社会热点词语、集体的恐惧和希望等记忆。这些都是她60年来经历过的时代的痕迹。由此,我产生联想,可以写一部小说《手机时光》,用手机做载体,通过各种信息和图片,展示中国百年的历程,是一部另类的中国版的《百年孤独》。

2 什么是故事的故事核

现在可以说故事的故事核了。

《真情年代》故事的故事核是:人生道路都是时代让自己选择的结果。在这个故事核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下,设计几个人或一家人,在历史和时代滚滚洪流下演变出各种不同的人生道路。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也是这样的写法。

《我的父亲是板凳》故事的故事核是:托孤后遭遇追杀。在这个故事核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演变出很多相关的情节。因为各种原因引发的各种各样的“追杀”,是经典情节的模板。

美国电视剧《越狱》故事的故事核是:把自己关进监狱后救出狱中的哥哥。其他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在故事核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这个故事核,一切都归零。

美国电视剧《纸牌屋》故事的故事核是:不择手段使国家首脑运作上位。所有的故事情节,都围绕着美国当代“宫斗戏”而展开。这个故事核可以翻拍成其他类型故事:不择手段运作上位。不管是什么年代和地区,也不管是什么重要的位置,可以根据故事的需要出发,重新设计。

韩国电影《寄生虫》故事的故事核是:贫富不均引发的仇杀。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有一个因果关系,因果关系也是故事的逻辑关系,更是人物行为的依据。《寄生虫》故事的故事核更具有象征的意味,让人透过表层的故事,进入更深层的思考。

在文学作品中,有些故事的主题就是它的故事核。

例如《儿子与情人》的故事主题是:“爱情应该给人一种自由感,而不是囚禁感。”

又如《老人与海》的故事主题是:“即使死,也是打不败的硬汉。”

3 故事核与经典情节

我看过《经典情节20种》这本书,还有其他相关方面的书我也浏览过。我觉得初学者可以看一下这类书。就好像练书法有一个描红和临摹的阶段,这类书对提高我们的写作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我要说两个问题。

(1)学习借鉴经典

有的经典情节的模板是可以学习借鉴的。例如:探险、追逐、转变、成长、牺牲。而有的由于国情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就很难在具体的写作中进行运用。例如:不伦之恋,可悲的无节制行为,等等。再如复仇,西方的复仇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学母题。从古希腊的悲剧《美狄亚》,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以及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有太多的复仇故事。我们的故事里面也可能涉及复仇的元素,但绝不可能像西方文学和影视作品那样,进行法外施法。古希腊的悲剧《美狄亚》满满的复仇欲火,她把亲生的孩子都杀了。这种不可理喻的复仇行为,东方人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

(2)有志于创作精品

我们应该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经典作品。就像书法家摆脱了描红和临摹的阶段,开始书写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笔墨,最后自成一家,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有创造性、有独特书法个性的书法家。

故事核和经典情节的模板,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故事核有独自的发现和创造。如美国电视剧《越狱》和韩国电影《寄生虫》。他们的故事核很难找到对应的经典情节的模板,完完全全是他们自己的独创。

再如《经典情节20种》中写到的“经典情节7:推理故事”,概括了推理故事模板的特征。我几乎看完日本东野圭吾的全部小说,他的那些故事核根本和“经典情节7:推理故事”不沾边,这才是大师写的推理故事,正因为他的故事核具有独创性,才实现了他追求经典作品的目标。

4 故事点爆故事

作家和编剧写出自己的作品后,都会千方百计地推销自己的作品,这里面涉及营销的问题。这和本书没有太多的关联。但是从作家和编剧的角度出发,讲一个营销的故事,大家可能会有兴趣。

故事点爆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做姊妹篇。前面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的兄弟叫顺溜》火爆之后,我就开始研发《我的父亲是板凳》。锁定王宝强,把这姊妹篇勾连起来。这就是连环炮的作用。这里有先发和后发的相承关系。

我下面要说的是连环炮同时开发,一个故事和另一个故事产生联动。也就是说一个故事同时引爆了另一个故事,姊妹篇同时联动爆炸。这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会更强,更具有爆炸性。投资方对此会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我工作中的一部分,在好莱坞属于策划编剧,是非常专业的工作。我们一直强调“内容为王”,一定要有专业的策划编剧。讲到底,策划编剧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前期的重要的工作岗位。科技产业的创意就是发明家,发明家的地位是很高的,其他都是后续的设施过程的配套工作。所以我们的行业一定要重视策划编剧。

在改革开放的商业大潮中,我看到社会上有很多问题。我开始思考一个底线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男人如何守住底线,于是有了这样的一个创意。我找女编剧王海鸰沟通了我的创意。她也很有想法和感触,她说有的老板为了公关接待,一天去桑拿十多次,最后连皮肤都洗破了。我们相视一笑,一拍即合。很快,王海鸰进入创作状态。我把电视剧定名为《男人底线》。

男人如何守住底线,这是家里的女人最关心的事情。为了产生联动,我同时要做一部《女人心事》的电视剧。我锁定的编剧是曹禺的女儿万方。我比较喜欢她原先写的电视剧《空镜子》。

这两部姊妹篇的制作几乎同时开机。主创都是高配的。《男人底线》的导演是高希希,主演是濮存昕和许晴。当时和濮存昕谈这部戏的时候,他犹豫不决。春节马上到来,我和濮存昕说,我要回上海过春节,会约王志文谈这部戏。你来演,是一个好男人守住底线。王志文来演,是一个不像好男人的人守住底线,会更有戏剧性。濮存昕听了我的话,很快把协议签了。《女人心事》的导演是刘惠宁,主演是冯远征和陈小艺。为了和冯远征签约,我和他通了电话,得知他在重庆拍戏,我当天坐飞机飞到重庆,就在他们剧组的宾馆里住下。冯远征收工之后,在宾馆大堂见到了我,非常意外,也很感动。当天就把协议签了。所以说,做创意产业的人,智商和情商都要高过常人。

《男人底线》和《女人心事》,在故事的创意上是相通相连的,互为联动。女人最大的心事就是男人有没有守住底线(有人开玩笑说是守住底裤)。这两个具有时代感、能够让观众产生共情和话题的姊妹篇,成了连环炮同时点爆,引起了电视台的强烈关注。

我姓唐,合作伙伴叫王辉,因此我给公司取名叫大唐辉煌。这两部姊妹篇,让大唐辉煌进入高光时刻。一份协议同时签约两部戏。实际上,我们用一部戏的钱拍了两部戏。其中有一部戏的钱,来自电视台的预购款。

据传,中国传媒大学把这个营销案例写进了教材。

说到底,这个案例真正的意义是用一个故事点爆了另一个故事。现在阐述这个创意和具体运作,希望能给作家和编剧带来一些启发。我们作家和编剧产生一个创意实属不易,一定要在这个创意的基础上,再引发出相关的新的创意。创意产业的真正的意义、真正的价值,才能完整完美地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