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物风采
- 三水文化教育活动教材
- 唐余富主编
- 4673字
- 2021-11-17 17:26:15
姜堰,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这个城市历史悠久,儒风蔚然,人文荟萃。从棋圣黄龙士到一代草圣高二适,从明画家唐志契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这些展现了姜堰人特有的魅力风采,彰显了从古到今独特的姜堰气韵。今天,他们是我们的偶像;明天,我们可能就是别人的偶像!
找寻偶像 树立人生奋斗的航向
姜堰历史悠久,名人荟萃。清代围棋棋圣黄龙士引领清代围棋达到封建时代的最高峰,至今享誉海内外;刘荣庆、刘国庆兄弟连中武状元,时称“熙朝盛事,旷古未闻”;现代学者、诗人、书法家高二适由毛泽东倡导,与郭沫若开展“兰亭论辩”,传为历史佳话。在当代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实验小学副校长、人大代表楼文英,原姜堰市二附中特级教师许亚平等在全国都享有盛名……这些人物中一定有你的偶像吧。
◆ 偶像风采
·了解偶像·
唐志契,明末著名画家,姜堰镇人。善画山水,著有中国山水画论著《绘事微言》四卷。弟志尹,工翎毛花卉。其侄日昌,画花鸟得志尹之传,叔侄驰名画苑,时称“三唐”。
黄龙士(1651—?),清康熙围棋国手,姜堰人。着法推陈出新,开辟了后来程(兰如)、梁(魏今)、施(定奄)、范(西屏)诸家的先路,有“棋圣”之称。著有《弈括》《黄龙士全图》。
吴尚先,行医处位于俞垛镇俞家垛杨氏宅内。清咸丰年间,中医外科专家吴尚先寓居此处七八年,因感当地药物缺少,创内症外治法,以薄贴膏药、熏洗等法治疗内、外、妇、儿科等各种疾病,疗效显著。吴尚先还在此著述中医理学疗法的专著《理瀹骈文》,又名《外治医说》。吴氏寓所前的一株古黄杨树至今仍生气勃勃,树旁立有“吴尚先行医处”石碑一块,当地群众称吴氏为“神医”、古黄杨树为“神树”,远近常有人来树前敬祈。
高二适(1903—1977),当代著名书法家,兴泰镇小甸址人。在书法艺术上熔章草、今草、狂草于一炉,流走自然,格调不凡。治经史尤有独擅之功,撰有《刘宾客文集校录》《新定急就章及考证》。他写的《兰亭序真伪驳议》一文,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关怀,一时成为海内外文坛佳话。
李德毅,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1944年11月生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196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1983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计算机工程和人工智能博士学位。目前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研究组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语言信息工程中心首席科学顾问。
许亚平,享有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江苏省特级教师”、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泰州名教师”等多种学术荣誉,兼有江苏省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等多种学术角色。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与研究,累计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百余篇,有三十多节教学专题在江苏省教育电视台播出,编著有《电与磁的奥秘》《高中物理是与非》《初中物理是与非》《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亮点新课标教材同步导学》等。近期又出版专著《教学智慧追求》,颇受广大读者好评。
姜堰市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这个城市名人辈出。你还知道姜堰的哪些文化名人呢?
我知道从白马中学民办教师到江苏省泰州中学校长、特级教师的王加珍。
我知道周学鹰,现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大学中国文化与文物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古建所副所长。
我知道与书为伴、一生书香的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全勤。
我知道……
我知道……
◆ 我的偶像
每个人心中都有崇拜的对象,我们对他们都会体现出一定的钦慕和敬仰,这是普遍的心理现象。姜堰文化名人中,有没有你的偶像呢?快和同学、老师交流交流。
请你根据收集的资料,动手给你心中的偶像制作一份小档案。
《我的偶像档案》
姓名 - 性别 - 毕业院校 -
工作单位 - 主要研究成果 -
社会兼职 - 家庭住址 - 联系电话
我们喜爱、崇敬自己的偶像,但各人的心态、方法有所不同。你的选择是什么呢?快告诉大家你的答案吧。
问题 选项 我的答案
你是否有喜爱的明星?A.有B.没有 -
你为何喜欢他(她)?A.因为他有才华B.因为他(她)长得好C.喜欢其人格魅力D.上述A与B E.因为有很多人喜欢,我不能落后F.其他 -
你会用什么行为来追星?A.购买与其有关的物品B.排长队买票,观看其表演C.想方设法接近他(她),全天候接触其有关活动D.为他(她)做一切,甚至可以为他献出生命E.其他 -
如果你的学业与追星有冲突,你会:A.放弃学业,为明星牺牲一切B.宁可放弃明星,也不能丢掉学业C.其他 -
如果你喜欢的明星做出了某些不良的行为,你会:A.虽然做法不对,但是自己仍然喜欢他(她)B.明星也是人,我支持他(她)的做法C.我再也不会喜欢他(她)D.其他 -
若有人在你身旁议论你喜欢的明星的是非时,你会:A.立即制止,并与其理论B.不去理会C.很想制止,但是不敢行动E.若他(她)是我的好友,以后将不会与其交往 -
◆ 亲近偶像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敞开心扉说偶像,把你课前搜集的关于偶像的相关故事或是人物传记等向同学们说一说,讲一讲,看谁讲得最生动有趣。
想一想:这些偶像的魅力在哪里呢?
他们的魅力:一、有骄人的成绩
二、有巨大的影响力
三、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
同学们,这些偶像身上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呢?
他们的性格特征:
勇于吃苦,乐于献身
认准目标,刻苦努力
团结合作,协同攻关
……
请同学们用几句话评价一下自己喜欢的偶像。
如:高二适,行云流水般的书法里流淌着你的率真、自然;独到、深刻的治学的文字诠释了你的严谨、犀利……
……
◆ 我的梦想
古人说:“见贤思齐焉。”我们敬佩名人、崇拜英雄,我们会以此来激励自己不断前进。同学们,你有什么梦想呢?请你谈谈自己长大后想成为怎样的名人,并准备如何付诸行动。(正向自己的偶像梦迈进的同学,可以展现自己的才艺。例如,武术、体育、舞蹈、器乐、歌唱、手工制作、美术绘画、创造发明等)
我想成为……
我会这样去做的……
讨论·研究
课后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活动来完成。
1.请你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偶像》的作文。
2.和你的同学十人一组将搜集的资料编写成《偶像风采录》。
走访校友 感受教育名片的硕果
泰州市姜堰区素有“教育之乡”的美誉,久远而浓郁的教育氛围既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也出现了许多办学业绩突出的学校,实验初级中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所学校有着70余年的光荣历史,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江苏省示范初中”等荣誉称号。学校以“诚笃”为校训,秉承“师生共进”的办学理念,潜心构建“诚信为人、认真做事、快乐生活”的校园文化;大力推进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特征的德育课程建设,学生社团、校园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多彩,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彰显了办学特色。
实验初中在其七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出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已被充实到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特别是学校与江苏省姜堰二中分设以来的近二十年间,更是人才辈出,各领风骚。这些校友是学校育人成果和社会声誉的最好体现,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校友是学校办学业绩的标尺,是学校最可贵的潜在资源,充分挖掘校友资源的教育功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延伸。走访校友,向校友传递母校的关怀之情,同时为校友搭建一座向母校表示感谢的平台,传递校友对母校的祝福,架起校友与母校沟通的桥梁,显得尤为重要。
◆ 校友风采
当青春邂逅年华,当相距经年的两代人直面对话,相信我们会有不一样的启迪。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我校校友对于全校、全江苏乃至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做出的贡献;也希望通过老校友与初中生的交流与对话,共同探讨社会与人生,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作为学校校友会成员的我们有义务发挥自身优势,带去母校的问候,拉近在校学生与优秀校友之间的距离,并且得到自我的提升和锻炼。
·走访当年中考状元·
王沁澄,姜堰区实验初中2001年毕业生,泰州市中考状元。
魏唯,姜堰区实验初中2002年毕业生,姜堰市中考状元。
马传捷,姜堰区实验初中2004年毕业生,姜堰市中考状元。
夏茜,姜堰区实验初中2012年毕业生,泰州市中考状元。
肖宇晗,姜堰区实验初中2013年毕业生,姜堰市中考状元。
状元是偶然因素与必然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可强求。状元仅仅是个称号,并无多大实际意义。今天,我们去走访状元,不再是冲着他们曾经拥有的光环,而是在其光环的背后,他们在求学阶段所树立起的远大理想,因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更要探讨他们在光环的背后所付出的辛劳。
思考·质疑
走访状元时,能否与他们一起探讨“初中阶段,成才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的问题。
·走访在校大学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际关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当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他们与人交往的必要性。良好的人际交往能使人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团结互助,平等和睦,友好相处;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沟通,提升团队合作的能力。
姜曾明,姜堰区实验初中2007年毕业生,2010年以全省文科第一名的高考成绩考取清华大学。
顾梦琪,姜堰区实验初中2009年毕业生,2012年考取清华大学。
游剑荷,姜堰区实验初中2008年毕业生,当年中考获得姜堰市第二名的优异成绩,2011年又以全省理科第二、泰州市第一名的高考成绩考取北京大学。
桂馨园,姜堰区实验初中2011年毕业生,2014年考取清华大学。
刘子琛,姜堰实验初中2012年毕业生,2015年考取清华大学。
与在校大学生交谈,学习他们人生成功的经验。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而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还要引导初中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思考·质疑
走访在校大学生时,与他们探讨“学生阶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的问题。
·走访取得杰出成就的校友·
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要面对现实,面对实实在在的生活,去用自己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获得报酬与尊重,进而获得各个方面的提高,走向更成熟、更成功,而不是学生时代的空想。
戈钧,清华大学化工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姜堰市三中(姜堰区实验初中组建前的分校之一)。凭借其在纳米限域空间中酶催化研究的杰出成就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评选为“全球杰出青年创新人物”称号。
朱勇,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5年至1988年就读于江苏省姜堰二中初中部(姜堰实验初级中学前身)。
这些取得杰出成就的校友,在鲜花与掌声的背后,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与他们交谈,耳闻他们创业的收获,了解当前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特别是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从而及早知晓社会,融入社会,明确自身努力的方向。
思考·质疑
走访取得杰出成就的校友,与他们探讨“当今社会,人才素养要求是什么”的问题。
◆ 校友寄语
收集、反馈校友向学校提出的建议,促进学校良性发展。收集校友在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参考资料。
加深学校与校友间的感情,形成学校、在校学生与校友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我们在采访过程中要加深了解校友的实际情况,增强校友对母校的归属感,加深其对母校的感情。
讨论·研究
采访完成后,每个成员分别撰写采访校友后的感言。
◆ 校友档案
搜集成功校友的就业、创业经历,扩大校友对学校的影响力。作为在校学生的典型案例,要让他们起到榜样和引领作用。
建立长期联系。建立起校友与学校之间、校友与在校学生之间、校友与校友之间的三维关系网,搭建起相互沟通的桥梁,让毕业生在走入社会后,仍能感受到母校的关怀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