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感悟三水文化

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地方文化。这种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恒久的地方传统,不但表现为一般的文字、图像资料和传说故事等语言形式,还表现为特定的社会风俗、习惯,人文,地理风貌,文化遗存、遗产传人等实体形态,因而地域文化对人能产生直接、深刻、全面、长久甚至终身的影响,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姜堰由水而生,古时,长江、淮河、黄海三水在此汇聚,故称“三水”。三水文化是姜堰市传统文化生态的集中表现,是最具姜堰地域特征和人文内涵的地方特色文化。姜堰天目山先民扼水建城,北宋岳飞溱湖大败金兵,南宋姜仁惠父子率民筑堰,明朝侯必大抗倭御侮,溱潼会船水上竞技,徽州茶商推崇和谐公益的义举,泰州学派王栋引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棋圣黄龙士呕心沥血中国围棋事业,草圣高二适草书创作达到当代的高峰,这些都反映了姜堰丰富的人文积淀。姜堰还富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独特的湿地生态景观等等,这些文化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

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偶像”似乎成了时尚的代名词,每个人心中都有崇拜的对象,我们对他们都会体现出一定的钦慕和敬仰。我们不妨走进他们的生活空间,揣测他们的心灵世界,尝试着做一篇人物通讯,立体、全方位地展现“偶像”的风采。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走进自然,可以饱览无限风光,感受生态绿色。溱湖,那特有的湿地生态环境,既能够欣赏湖水的清纯甘洌,也能够感受那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河横,省级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可以让我们体悟自然与生命之间的和谐共生。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学做小记者、做主持人、做导游、做小摄影师……通过考察、调查、实践,激发我们主动去了解和认识新事物的兴趣;建立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锻炼独立生活能力,树立团结协作精神,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精神品质。并且在活动中,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

作为初中生,会时时处处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的民俗风情的影响,在民俗风情这个大观园里面,我们的身心会受到陶冶,道德会得到提升。如果能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勤于调查,并付诸行动,相信你的人文素养会得到完善。

“活动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让我们获取大量的信息,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在活动中,我们有机会将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有创意地与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在轻松与快乐的氛围中巩固与深化。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还会激发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进而在活动中开拓思维,有所创新,养成合作、探究的实践能力。

《三水文化教育活动教材》,将会为你打开一扇语文实践活动之“窗”,在这扇“窗”里,可以窥见语文学科的另一番天地,让我们在这广阔的天地里嬉戏徜徉,去获得不一样的情调。

“地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

二〇一六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