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第一部分 清华中文测试研发的前期准备:了解语言测试的对象

第一部分包括两章。第一章,清华中文测试研发团队试图了解语言测试对象的特征以及需求,力图使测试体系的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测试对象的诉求。清华中文测试是由清华大学未来教育与评价研究院中文国际教育研究所研制开发的、面向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以下简称“L2学习者”)的中文水平测试。测试要求L2学习者展现他们使用中文进行交流的能力,特别侧重于在学术环境中有效使用中文的能力,并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予特定的分数。在清华中文测试研发的前期工作中,研发团队针对高水平L2学习者对中文测试的需求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现有中文测试的理论模型、目标对象、考试构成及考试的信度、效度。本书第一章是清华中文测试研发前期准备工作的呈现。

论文集的开篇《高水平第二语言学习者中文测试需求分析》针对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和以接受学历教育为目的的留学生比例不断提高这一现状,从“现有的中文测试是否能满足L2学习者?”“在通过考试并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后,L2学习者是否达到了与等级相匹配的语言水平?”“L2学习者的中文学习难点何在?”等问题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考察了高水平L2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为语言测试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翔实的参考数据。研究发现:对于高水平学习者而言,现有的中文考试难度不够高,难以满足其进一步学习的需求;大多数被试在通过考试后,依然在学术论文写作上存在困难;高水平L2学习者更倾向于直接型口语面试和传统的纸笔测试;对于高水平的L2学习者来说,以往专家可能高估了汉字学习的难度,换句话讲,汉字学习要求对于高水平留学生来说有些低。此外,相较于书写汉字,更多留学生喜欢用计算机打汉字。

第二章,主要探讨华裔学习者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被测群体,在汉语水平考试中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旨在为清华中文测试的构想效度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华裔汉语学习者HSK(初中等)构想效度检验》对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HSK(初中等)进行了研究,使用内部结构效度来考察构想效度。研究发现华裔群体的整体汉语水平明显高于被试全体和非华裔群体,导致HSK(初中等)用于华裔被试时效度不高。在听力、语法、阅读和综合4种分测试中,听力理解分测试最适合测量华裔的汉语水平,阅读分测试次之,而语法和综合分测试则不太适合华裔被试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