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荷兰的道路交通拥堵:事实和数据

道路交通拥堵无论是在荷兰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都是当代交通政策探讨的重要话题。在用经济学方法深入分析交通拥堵之前,让我们先看一些荷兰的背景数据以了解目前交通拥堵问题的严重性。

1.2.1 历年发展状况

众所周知,当前全球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加剧。图1.1展示了荷兰交通拥堵的发展趋势及未来情况预测。荷兰公路“车辆-小时损失”(实际车速低于最高限速带来的时间损失)的相对增长远远超过车辆行驶里程的相对增长,而车辆行驶里程的增长又超过了公路容量(以道路-公里衡量)的增长。

图1.1 荷兰公路拥堵状况历年变化(客车,1980~2010年)

注:各指标以1990年数据为100进行标准化。
资料来源:AVV,2013。

数据清楚地表明,荷兰公路的拥堵程度在过去几十年里急速加剧,尽管近期由于经济危机和公路容量扩张的共同作用有所下降(在图1.1中尚没有反映),但预计未来将继续恶化。

当然,单从趋势并不能看出拥堵损失的整体规模。例如,车辆-小时损失的总额在2000 年达到4700万小时。这听起来很严重,但实际上若将这一数字除以荷兰总人口,并且假设平均每辆车只乘一人,我们发现每人每年平均损失3小时。这意味着荷兰公民平均每天损失的时间不到半分钟。换言之,若认真遵循牙医的嘱咐,荷兰人刷牙的时间将是道路拥堵带来的时间损失的数倍,但似乎并没有人关心刷牙所用的时间。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或者不应该)关心交通拥堵呢?

我们有很好的经济理由解释为什么应该担心交通拥堵造成的时间损失(而不必太操心刷牙时间)。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后续章节中将讨论的围绕交通拥堵而发生的市场失灵,这是我们关注拥堵时间损失的基本经济动机。其次,在道路出行的高峰时段,大部分道路使用者(包括货运和商务旅客)对时间损失和出行时间不确定性的预期都相对较高。因此,拥堵的总体经济成本可能是巨大的,有资料估计其规模为每年18亿~24亿欧元(KIM,2016)。况且,图1.1并不包括公路以外的其他道路的拥堵数据,所以拥堵问题的整体规模事实上比其体现得要更庞大。然而,更重要的是,与刷牙不同,交通拥堵是典型的几乎不言自明的高度集中事件。因此,对于受到拥堵影响的道路使用者来说,其时间损失可能远远超过每天不到一分钟的平均值,他们司空见惯的是一天损失一个小时或者更多(往返行程),隐含的拥堵成本是巨大的。

1.2.2 空间的集中

交通拥堵集中程度可以分别用时间和空间的集中来描述。荷兰运输当局基于“拥堵严重程度”(荷兰公路网上的车辆排队长度乘以持续时间)计算出排名前50的拥堵地区。其中,兰斯塔德地区(荷兰的四大城市地区)出现明显的集中。空间集中模式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拥堵缓解政策最好根据不同的地区进行差异化运用,这将使燃油税、年度牌照费等政策工具不再那么有吸引力。

1.2.3 时间的集中

当然,交通拥堵也会在时间上集中。图1.2给出的数据展示了一周中公路每天不同时段的总出行时间损失(以小时度量)。我们在图形上很容易识别早晚高峰期,发现这个一般性模式不足为怪,但是,早晚高峰拥堵程度的差异应当引起注意。

这一时间模式意味着,理想的拥堵缓解政策除了需要在空间上具有差异外,还要随着时间而变化。这是道路容量扩张的隐患之一:道路投资(通常金额巨大)只会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产生效益,因为额外的容量在大部分时间里可能是闲置的。

图1.2 荷兰公路的出行时间损失(2005~2016年)

在大多数现代社会中,交通拥堵是交通部门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虽然在像荷兰这样的国家中,普通公民经历的交通拥堵并不那么令人担忧,但是交通拥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集中使其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同时,时空的集中特性也对缓解拥堵的政策工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政策工具最好能根据不同的地点和时间加以差异化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