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诚 哈若蕙
能够参与《李庄文集》的编辑出版,无疑是一次很好的感悟历史的机会。
李庄同志于抗战初期参加革命,终身从事党的新闻工作,是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他一生采写的大量新闻作品及散文论文回忆文章,内容丰厚,涉及我党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及文化价值。在二十一世纪之初,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和宁夏人民出版社共同编辑出版《李庄文集》,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此次编辑出版的《李庄文集》共分3编4册,具体为《新闻作品编》《散文论文编》《回忆录编》(上下册),总字数140万。另有作为插图收入文集的作者“工作照”19幅,“生活照”13幅,“书信手迹及发表于报刊的文章影印件”68面。
《新闻作品编》收录90多篇作品,发表的时间起于1938年11月,讫于1951年3月。其中,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35篇,主要反映晋冀鲁豫根据地军民抗击日寇的战斗生活;写于解放战争时期14篇,集中歌颂邢台地区军民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生产和生活;写于解放初期的作品13篇,重点描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整个历程,深情颂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写于朝鲜卫国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的作品32篇,既讴歌中朝两国军民共同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者的光辉业绩和崇高精神,又淋漓地揭露了美国侵略者的罪恶行径和“纸老虎”的反动本质。这些作品有的还结集出过书。
《散文论文编》收入作品70篇。这些作品写于“文化大革命”之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时代背景下,作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出发,畅谈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纵论新闻改革的方方面面。这是本编的主要内容。收录作者为他人撰写的序言,也占了相当部分。这些序文有褒奖,有评论,有鼓励,也有借题发挥,阐释作者的思想认识与理论观点。还收进一些散文作品,有的写峥嵘岁月的生活侧面,有的写革命阵营的人际关系。
《回忆录编(上)》以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我在人民日报四十年》的内容为主,另收录退居二线后写的一些篇章,大大小小76篇。作者1946年参加创办晋冀鲁豫机关报《人民日报》,1986年春从《人民日报》总编辑岗位退居二线,办报生活恰好40年。40年风风雨雨,40年人生经历,见证了《人民日报》的成长过程与发展历史,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作者撷取每一个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片断,叙述历史,评价事件,臧否人物,从个人的成长经历,折射出《人民日报》以及中国新闻事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回忆录编(下)》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的《难得清醒》一书的重版。本书以“启蒙、探索、追求、苦斗、攀登、考验、困惑、沉思”8个人生阶段,72部分内容,描述作者从1918年出生到1986年退居二线60余年的坎坷人生经历,诉说从参与创办《人民日报》由普通记者成长为编辑部主任、报社副总编辑,直至总编辑的曲折成长过程。亲历,亲见,亲闻,展现的是个人成长历史,也可以说是《人民日报》的发展历史,还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的新闻发展史,从某种角度说,折射出人民共和国发展的历史。《人民日报》是一面历史镜子,她忠实地记录了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前进脚步。作者以亲历、亲见的视角记录了《人民日报》长成的历史,在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中回顾党的领导,和共和国的发展。笔锋犀利,饱含感情,直抒胸臆、一针见血,反映了李庄同志的文风与襟怀。
总而言之,《李庄文集》是一部沉甸甸的作品,它为中国新闻发展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李庄文集》,亦是真诚、合作、友谊的结晶。李庄同志的小女儿李东东同志,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她是一位富有才情和颇具亲和力的领导,《李庄文集》从统稿整合到编辑创意她均全程参与,融入了大量心血。也是经她倡议,此部文集由北京宁夏两地的人民日报出版社和宁夏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两地出版社的编辑人员相互切磋,真诚交流,在共同的工作中结下了真挚的友谊。
本部书稿的责任编辑分别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和宁夏人民出版社的编辑部主任和编审杨忠诚、哈若蕙担任,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刘景山,宁夏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高伟共同决审,编辑出版及印刷等具体工作由宁夏人民出版社统筹完成。
本书在备案送审工作中同时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真诚地期许,这本寄寓着众多厚望的《李庄文集》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我们更希望,在众多的关注与支持中,获取力量,将党和人民的出版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