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
一 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概念
利益相关者分析指分析与森林管理利益相关的全部个人和组织,对制定重要森林管理政策和行动的影响,以及所采取的重要森林管理政策和行动对各个相关利益者的效应。森林管理政策和行动可以大到国家重要林业政策、法律改革举措,也可以小到一片重要森林地的采伐活动。不同的政策和行动所涉及的相关利益群体是不一样的。国家森林制度的改革会涉及国际机构、国际非政府组织、国内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林农、林产品加工商、消费者等利益群体;而一片森林的采伐活动,则会涉及这片森林所在地的上游和下游群体,所在地域的景观布局、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相关的机构和个人。定义中强调重要政策和行动是针对参与必要性而言的。显然,不是所有森林管理政策和行动,相关利益群体都要参加,一些政策调整和森林管理活动已经反复被证明是科学的,有充分的知识和技术储备解决政策和森林管理措施问题,那就无须开展相关利益者分析。
开展利益相关者分析,决定特定林业政策过程的参与者和参与方法,对组织一个参与式林业政策过程是至关重要的。确定和选择利益相关者是开展任何参与式林业政策过程的基础。一个过程只有部分利益相关者参与是不全面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很多,可以是简便和快速分析,以了解相关利益者的构成和主要利益导向。也可以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开展深入、全面的分析,包括每个相关利益者的价值取向、利益构成、所承担的责任、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关系、参与的能力等。这些分析需要在参与式政策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开展,选择参与者,并决定采用何种方法开展利益相关者参与林业政策制定、执行、监测和评估各个过程。
半个世纪以来,学者们开发了多种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方法,其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首要/次要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影响力/活力矩阵分析法(Power—Dynamism Matrix );权力/利益矩阵法(Power—interest Matrix)法;影响力、正当性与紧迫性模型分析法(Power,Legitimacy and Urgency Model);内部/外部利益相关者分析法;SWOT分析法和行为者影响法(Actor Influence Diagrams)等。主要采用图形或表格形式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归类,展示他们所分别代表的利益集团、利益所在、所拥有的能力、对所需政策的相关程度和他们的影响力,一旦该项政策实施后,分析他们对其所采取的方法手段。以下具体介绍林业政策实践中四种常用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
二 常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法
1.首要/次要相关利益者分析法
我们用非法采伐相关利益者分析来展示首要/次要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图2-1展示了与非法采伐相关的利益攸关方,越接近中心,表明该利益攸关方对非法采伐关系越密切。森林社区群众和木材采伐企业是采伐活动直接行动者,非法采伐,增加了木材供应,理论上会带来木材价格的下跌。非法采伐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造成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到当地人的可持续性的生计,生产者是非法采伐的直接行动者,非法采伐带来危害的直接承受者,是最重要的利益攸关方。木材贸易商、加工企业、林产品批发和零售企业、最终消费者处于中圈,如果是非法采伐的木材,是经由他们直接流通、加工、储存和消费的,他们或许从非法采伐的木材中获益,但也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木材供应链中断等风险。监督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是否非法,涉及产地国、加工国和消费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可操作程度。缓解、消除森林非法采伐及其相关贸易,涉及与各国法律体系能否有效对接,涉及相关国家执法的能力。而处于圈外的是非政府组织、森林认证机构、研究机构和智库、环保人士、政治和外交人士,他们与非法采伐没有直接利益上的联系,利益攸关的程度要弱于林区群众、木材采伐企业、加工商和贸易商。
图2-1 非法采伐与贸易议题的利益攸关方
但如果考察这些利益攸关方对非法采伐议题的关注程度,则与其利益攸关程度相反。环保主义者,政治、外交人士,国际非政府组织,森林认证机构是炒作非法采伐议题的核心力量。
2.影响力/活力矩阵分析法
影响力/活力矩阵分析法采用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及其活力进行分类,构建起不同相关利益者的影响力和活力矩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新的林业政策过程中需要充分关注的利益相关者,分别采取恰当的措施促进他们参与到林业政策过程中来。
在这个矩阵上,明确了各利益相关者的位置。表2-1中A和B区内的利益相关者权力虽然较小,但其本身积极的反馈会对权力较大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产生影响。C区内的利益相关者具有较高的权力,所以属于重要利益相关者。但由于活力较低,他们的行为态势具有可预见性,其利益需求亦相对容易处置(张琪琪、卢睿,2011)。他们在讨论特定林业政策中可能会更加中立,可能会通过对其他参与群体,特别是D区内的参与群体的影响,而形成更加均衡的具体林业政策。最需特别关注的是处于D区内的那些团体,他们具有很高的权力并且具有非常高的活力,所以他们的行为态势是难以预见的,一旦他们成为林业新政策的反对力量,他们会有很好的策略和资源去实现他们的目标。因此,对于D区内的群体,如果要实施某一项林业政策,需要在实施前,要么试图改变他们的地位,要么必须在实施前,设法寻求他们的支持。以集体林权改革为例,D区的群体主要是地方林业部门和底层政府、拥有资本和技术的商界、政界精英,他们侵害了林农的利益,造成了社会冲突。我们采用两个办法,其一是将集体林权改革泛政治化,充分利用党和政府从上至下推动政策改革的行政资源和组织保障,试图营造一个支持集体林权改革的政治氛围;其二是赎买,增加政府公共财政对林业部门预算的支持力度,作为降低林业规费的重要配套措施,将林业部门中那些依靠自收自支或差额补款的单位纳入到政府正常的财政预算中,这样就可以减少改革的阻力。
表2-1 权力/活力矩阵法
3.权力/利益矩阵法
权力/利益矩阵法(表2-2)和权力/活力矩阵法十分相似。权力/利益矩阵表达了利益相关者对某一项林业政策议题的利益关联程度和其所拥有的权力的关系。开展集体林权改革,必须使那些拥有权力的既得利益者(D区,主要角色)清楚政策含义,分析他们让渡利益的可接受程度和耐受力。最难处理的利益相关者经常是B区内的利益相关者。如集体林权改革中的小规模林农,作为政府倡导的政策改革,当然要十分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B区中的相关利益者往往是被动信息接受者和具体政策的实践者,战略性推动B区中相关利益者参与可影响D区相关利益者的政策选择。在福建三明市运用参与式政策过程于“林木采伐指标分配”政策制定过程中,小规模林农的参与促使林业大户和营林公司认真考虑小规模林农的诉求,很容易达成妥协,将一部分采伐指标单列,用于小规模林农的采伐需求。C区内利益相关者相对被动,但值得注意的是特定事件会促使利益相关者改变战略进一步影响某一项林业政策。开展了南方集体林权改革后,南方林区主要省份,林地价格上扬,林农觉得过去与公司签订的承租林地合同损害了林农的利益,就采用种种手段撕毁或重新确定林地承租的租金。公司认为手中握有与林农的合法合同,林农的要求是无理的。以上事例说明尽管林农被动地承认了各项政策,但一旦发现政策变化会损害他们的利益,他们会采取其他策略去维护。
表2-2 权力/利益矩阵法法
4.影响力、正当性与紧迫性模型分析法
米切尔(Mitchell,et al.,1997)建立了影响力、正当性与紧迫性模型分析法。影响力(Power),或权力,指的是利益相关者对特定林业政策影响的能力(权力)。正当性(Legitimacy)指的是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合理性。紧迫性(Urgency)则是利益相关者期待满足诉求的急迫程度。该模型依据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正当性和紧迫性三种属性,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三大类型七种类别(见图2-2)。
第一种类型是潜在型的利益相关者(Latent Stakeholders),他们只具有利益相关者三种属性中的一种。他们又被进一步细分为三个种类:休眠型的利益相关者(Dormant Stakeholder),即图2-2中的1区,拥有充分的影响力,但诉求缺乏合法性,也不紧迫;裁量型的利益相关者(Discretionary Stakeholder),即图中的2区,利益诉求具有合法性,但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其诉求还不紧迫;要求型的利益相关者(Demanding Stakeholder),即图中的3区,利益诉求对当事人具有紧迫性,但无影响力和合法性。
第二种类型是期待型的利益相关者(Expectant Stakeholders),他们具有利益相关者三种属性中的两种。他们可进一步细分为三个种类:危险型的利益相关者(Dangerous Stakeholder),即图中的4区,拥有充分的影响力且有利益诉求的紧迫性,但利益诉求缺乏合法性;支配型的利益相关者(Dominant Stakeholder),即图中的5区,拥有权力,利益诉求合法但不紧迫;依存型的利益相关者(Dependent Stakeholder),即图中的6区,利益诉求合法且紧迫,但没有影响力去实现诉求。
图2-2 影响力、正当性与紧迫性模型分析方法
(根据Mitchell,Agle,Wood (1997)的资料绘制)
第三种类型是决定型的利益相关者(Definitive Stakeholders),即图中的7区,拥有影响力,利益诉求紧迫且具有合法性(陈宏,2011)。
以此为框架,我们对福建省三明市某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制定开展了相关利益者的分析。从表2-3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人均林地面积较大的社区的小规模林农则为依附型的利益相关者。若社区中大多数林地被商业团体和政府机构所经营,则该社区的林农是需求型的利益相关者。而来自于人均林地面积较小的社区的小规模林农则是裁量型的利益相关者。拥有集体林经营权的地方政府官员则是危险型的利益相关者。而拥有大面积集体林经营权的大公司或个体户则是决定型的利益相关者。我们从表2-3中能够理解,没有特别的措施,该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集体林权改革确权发证后,正在应上级部门的要求,筹划集体林地所有权的发证工作。在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后,该县实际小农户经营的森林面积在减少,而林业大户面积越来越大。
表2-3 福建省某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部分相关利益者类型划分
续表
三 参与到政策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确认的方法
可以在利益相关者分析中大量使用参与式方法。分析过程要辨别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如这些具有高影响VS低影响,或者高重要VS低重要。识别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知识以及能力以便于评估他们在参与式林业政策过程中的利益、影响、重要性。有许多种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但基本上任何一种方法都包括四个步骤,如图2-3。
图2-3 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四步骤法
(来源:FAO,2010。并作了部分修改)
拥有这些信息,就可能计划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介入到参与式林业政策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不同级别的参与策略适合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从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到和他们磋商,和他们作决定,和他们一起执行。针对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可采用的参与策略参见图2-4。
图2-4 包含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