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益基金会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 宋胜菊 胡波 刘学华
- 2182字
- 2025-02-17 11:43:49
五 研究内容
(一)基金会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分析
本书针对基金会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基金会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披露,为什么存在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为什么要对基金会进行信息披露的管制,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四个方面。一是企业理论。出于降低基金会代理成本的目的,基金会管理人员为了履行代理职能,必须向外汇报受托资产的具体情况。二是信息理论。信息理论针对基金会信息披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能够给出合理解释。信息不对称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基金会的受托链条较长,捐助资产形式多样,受益人和捐助人距离遥远,通常难以直接对话,这些都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严重程度。基金会有必要对信息进行披露,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基金会影响范围广泛,社会公众、政府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以及媒体均可以作为基金会的利益相关者。近年来,社会责任的普及、利益相关者概念的兴起、共同治理意识的增强,使基金会不得不考虑各方面的利益诉求,解决之道就是对外传递关于基金会各项活动和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四是产权理论。由于公益基金会的非营利性以及多元关系人的存在,基金会的产权结构尤为特殊和复杂,主要表现为公益基金会产权主体缺位。公益基金会独特的产权结构致使其非常容易受到存在偷懒行为以及道德风险的攻击,这也使得治理成为维护其正常运作、实现战略目标的必要之举。公益基金会具有“人合+资合”的双重属性,它既是各种志愿者、管理者、捐助者和受益者构成的实体,又是一个经营、运作大量资金和善款的机构。基于此,公益基金会的产权分析可以作为基金会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基金会信息披露现状及分析
本部分针对我国基金会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描述和分析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对目前披露标准的描述和分析。首先,列示了基金会信息披露各种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然后分析这些标准的法律层次以及效力,指出存在高层级法律宽泛、部门规章缺乏震慑力的问题。其次,针对上述披露标准,归纳总结法定披露要素,包括披露原则、方式和内容等。二是对现有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描述和分析。首先,收集、整理并归纳现阶段我国五种主要的信息披露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中国民间公益透明指数(GTI)、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中国慈善透明指数”、FTI指数、福布斯中文版“中国慈善基金榜”和中国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指南。根据这些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我国基金会信息披露的现状可以概括为:透明度逐年提升,但总分不及格;各个基金会信息披露差异巨大;选择性披露倾向明显,自愿披露不足;披露质量有待提高;慈善事业网络化趋势明显,有助于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最后,进行原因分析。造成目前基金会信息披露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统一权威的披露标准;缺乏强有力的处罚措施;基金会缺乏自愿披露的内在动力;社会公众信息知情权意识正在逐步建立;自律机制和第三方评估组织有待建设;我国慈善事业处于发展建设阶段。
(三)国外和香港地区基金会信息披露经验
本部分选取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基金会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和可供借鉴之处。美国是慈善组织高度发达的国家。美国并无独立、专门的慈善法律,与基金会信息披露相关的制度主要源自《国内税收法典》,其余散见于《宪法》、《公司法》、《雇佣法》等联邦和州的法律法规中。美国政府对基金会的监管主要通过基金会报送的纳税申报表990-PF表;社会公众的监督则通过各个基金会官网和第三方评估体系。强大的自律和他律机制保证美国基金会高度透明。英国慈善事业由来已久。英国专设《慈善法》对各类慈善组织进行监管,政府还设有慈善委员会。民间慈善机构和慈善委员会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合作型监管格局。另外,政府发布的财务信息披露标准SORP对英国基金会信息披露提出了严格、详尽和及时的披露要求。香港地区的基金会事业也非常完善和发达,各种规模不一的基金会活跃在多个慈善领域。香港目前没有专门的《慈善法》,政府对基金会的监管也是依靠税务资格豁免。政府出台了各项指引,引导基金会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积极预防腐败和贪污现象,加强信息披露。香港慈善文化和慈善组织积极的自律是保证基金会透明的重要机制。
(四)提升我国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
提升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完善现有的信息披露制度,包括法律规范、会计和审计标准。就法律规范来看,有必要全面梳理现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增强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执行力和威慑力,尤其是要针对现有立法中存在的法律后果缺失问题进行修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升信息披露相关法律规章的法律层级。就会计标准来看,借鉴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和标准,全面提升当前信息披露要求很有必要。就审计方面来看,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也是现实选择。二是明确信息披露的要素,包括披露目标、披露主体、披露内容、披露原则和披露方式。三是建立基金会行业自律机制和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自律才能保证信息披露的质量,英美慈善行业发展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除了行业自律之外,基金会还要修炼内功,尤其是加强内部控制和完善治理结构。四是创新披露平台。通过整合现有披露平台,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披露平台,减少重复建设,提升披露效率,便捷信息获取。五是发挥媒体监督作用。互联网和公益的联系日益密切。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的监督,能够提升基金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