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益基金会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 宋胜菊 胡波 刘学华
- 552字
- 2025-02-17 11:43:50
第二章 基金会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现有文献对基金会信息披露的理论溯源往往追溯到营利组织的相关研究领域。企业理论是分析营利组织的最重要、最为主流的理论基础。因此,企业理论也被用来解释慈善组织中存在的代理问题和委托代理关系。尽管慈善组织不存在留存收益的索取权,但是对捐赠者、债权人和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仍然存在受托责任。[1]从代理理论的角度看,基金会存在事实上的代理人和委托人,两者之间存在代理成本,代理冲突程度越高,基金会降低代理成本的动力也就越充分。经济学中的信息理论对理解慈善组织的相关信息披露问题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因此,本书也将利用信息理论阐释基金会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另外,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扩展,企业理论在分析企业行为时将委托人进行了最大化的扩展,并由此提出了利益相关者概念。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分析基金会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慈善组织存在的必要性、信息披露的相关性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也会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分析。最后,基金会等慈善组织与营利组织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产权结构的不同,由产权结构引发的组织结构、代理问题均与营利组织有所差别。因此,有必要对基金会的产权关系进行深入彻底的分析。综上,本书在分析基金会信息披露相关问题时,分别从企业理论、信息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产权理论视角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