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过年啦,过年啦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一定很熟悉春节吧?春节非常热闹,家里人都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玩游戏,它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新年,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人们也把它称为新年、大年、过年。在一年之中,春节可是我们的第一个节日呢,是节日中的“老大”!从古代到今天,春节被一代代人赋予了很多美好的意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它是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

年纪很大很大的节日

春节是一个“高龄”节日,年纪已经很大很大很大了,足足有4000多岁呢!也就是说,春节有4000多年的历史,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才算过完。

爆竹声里一岁除

春节期间,小朋友们一定会想着新衣服、美食、玩具或压岁钱,大概也会想到烟花爆竹呢。要知道,以往过年时,烟花爆竹可是一个大主角呢。爆竹声意味着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到来了,你们又长了一岁。

一只叫“年”的怪兽

或许,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年”是怎么一回事,它是怎么来的?

是这样的,传说中,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怪兽,名字就叫“年”。这只年非常不老实,一到腊月三十就跑出来,闯进村子里,伤害动物,还张开大嘴吃人,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安和痛苦。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年这只怪兽很怕红色,还怕火光,也怕竹子燃烧时发出的“啪啪”炸响。于是,人们想出一个办法,每年一到腊月三十,就在家里挂上红灯笼,贴上红色对联,燃放烟花爆竹,人们还一夜不睡,守更待岁。这样一来,年就不敢靠近了,最后就吓跑了。第二天清晨,就是初一一大早,人们开始走亲串友,互相道喜,庆祝没有被年吃掉。这就是年的由来,是不是很有意思?

办年货,拜大年

办年货是春节的一个习俗,人们会提前一周置办年货,以便更好地迎接春节。年货丰富多彩,包括对联、窗花、鞭炮、糖果、衣物、各类食物等。等到春节到来时,许多店铺都关门休业,店主也要与家人团聚,也要带着精心准备的礼品,走亲访友,送去节日的祝福。

压岁钱是干什么的

每年的春节,当家里人开始走亲访友、四处拜年时,长辈们都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送给孩子们。小朋友们,你们一定都有过收压岁钱的经历吧?压岁钱就是红包哦。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风俗吗?

传说,在古代的时候,长辈把压岁钱用红色的纸包好,送给晚辈,由于“岁”与“祟”同音,人们认为,压岁钱能压住邪祟,让孩子们一年平安顺利。

这个风俗一代代流传,一直到今天,仍然备受欢迎,因为这个风俗中,含着大人对孩子深深的爱和祝福。

古诗词里的春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tóng)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在爆竹声中一年已经结束,春风送来暖意荡漾在屠苏酒上。千家万户笼罩在升起的阳光下,忙着用新桃符替换旧桃符。

小讨论:这是一首热闹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新年的景象,表达了一种积极奋进、蒸蒸日上的精神,你们感觉到了吗?

贴春联吧

贴春联、贴福字是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还能增添节日的欢乐氛围。贴春联时,上联要贴在右手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因为古人是从右往左读的,我们延续的是古代的传统。贴福字也要注意,一定要把福字倒过来贴,寓意“福到了”。

春联非常独特,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它的文字工整、对偶、简洁、精巧,是全球唯一的文学形式。古人常常自己写春联,非常了不起。

年夜饭

春节的活动多不胜数,街上有耍狮子的,有舞龙灯的,有踩高跷(qiāo)的,有逛庙会的,有扭秧歌的,锣鼓喧天,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三十晚上,最重要的活动是吃年夜饭。年夜饭要吃饺子、鱼,预祝大家年年有余。

动动手我们一起来过节吧

瞧,你们会做饺子吗?

来试一试吧!

① 把面团揉成均匀的小团子

② 把小团子擀成薄薄的面皮

③ 把馅料包进面皮,捏成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