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贷款
- 民国1937年的纽约
- 喜欢冬眠的小南
- 2545字
- 2025-06-29 09:06:22
第二天,李长安早早来到公司,详细询问了目前公司能够动用的资金情况。果不其然,公司账面上仅有10万美金。
无奈之下,他和六叔一同前往,找梅棕楷商量此事。
当梅棕楷听闻李长安打算弄一艘万吨巨轮来运输白糖和罐头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嫉妒。他暗自想着,有个好爹就是不一样啊。
对于安良堂来说,采购这些物资倒不是难事,可要是想用万吨巨轮将货物顺利运出去,那可就困难重重了。
既然李长安那“便宜老爹”能解决运输这个最大的难题,那么资金方面,安良堂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解决。
然而,经过一番筹措,安良堂的赌场和其他产业最多也只能凑出50万美金,算下来还差16万美金。
于是,他们再次找到了司徒大佬。大佬听闻情况后,毫不犹豫地表示这16万美金由他来解决。
就这样,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凑齐了76万美金。
李长安立刻联系约翰,告知他这边资金已经准备妥当。
约翰没有亲自出面,而是安排安德烈去联系了米国糖业公司和荷美尔公司。
随后,李长安出面与这两家公司签订了合同。租船的业务相对来说就简单多了,摩根公司旗下的国际商船公司就有合适的船只可供租用。
此时已经是5月25号了,李长安心中盘算着,这批货物要是顺利的话,还能在战前送到目的地。
按照市场价值来算,6000吨白糖在上海可以卖到180万美金,360万罐罐头同样也能卖到180万美金。
在安良堂这边,李长安决定对公司进行重新装修。之前安良堂对这个公司投入的精力有限,装修显得有些简陋潦草。
3天后,也就是5月28日,白糖和罐头都已经顺利运到码头,开始装船。
装船的工作全部由安良堂安排的华工负责。李长安站在码头,看着一包包货物被装上船,心中默默祈祷这批货能早点抵达上海。毕竟,距离开战的时间已经只剩下三个多月了。
第二天,货轮启航,孙大山带着10个人沿途看管货物,原本李长安想着随船一同出发,到上海处理这批货物,六叔连忙劝阻他,说道:“长安,你可以坐飞机去上海,一般人可受不了在船上待两个月的日子。”
在前往上海之前,李长安从账户里取出30万美金,打算换成金条,他对六叔说自己有用处。六叔也不负所托,成功帮他拿到了26根1kg的金条。
李长安拿到金条的第一时间,就将它们兑换成了系统点。此时,他的系统点达到了75029。不过,李长安并没有急着使用系统点数提升属性,想着要把这些系统点数留到上海再做打算。
1937年6月,日本已经控制了华北地区。宋文受命前往纽约,此次行动的核心目标是:争取米国贷款、采购军火物资、建立对美金融渠道。
这天,李长安正在公司处理事务,突然接到了孔晓的电话。孔晓在电话里说她的舅舅宋文想见李长安。
李长安欣然答应赴约,毕竟他也对这个两朝国舅爷充满了好奇,想亲自见一见。
这次饭局选在了宋文下榻的酒店。孔晓直接坐车来到唐人街接李长安一起前往。在车上,孔晓微微侧头,一脸认真地对李长安叮嘱道:“亲爱的,待会见到我舅舅,你可一定要客气点,别像对我爸那样。”
李长安有些疑惑,挑了挑眉问道:“怎么,我对岳父大人也没不客气呀。怎么到了你舅舅这儿,就得特别客气呢?”难道这中间有什么豪门隐秘?
孔晓轻轻嗔怪道:“哎呀,我舅舅最疼我了,总之你客气点就是了。还有啊,我得提醒你,可不能像之前那样乱送东西了。”
李长安笑着说:“我怎么就乱送东西了?我送的礼物,你不喜欢吗?”
孔晓的脸颊瞬间泛起红晕,娇嗔地说了声:“讨厌!”
两人很快来到了宋文下榻的酒店,宋文的侍卫领着他们走进了包间。孔晓一见到宋文,急忙跑上前去,给了宋文一个大大的拥抱,嘴里甜甜地喊着:“舅舅,我都好久没见到你了。”
宋文原本严肃的脸上立刻露出了宠溺的笑容,轻轻拍了拍孔晓的背,说道:“让舅舅好好看看,我们家晓晓都长大了。”
这时,宋文看到了一同进来的李长安。李长安连忙走上前,伸出手,礼貌地说道:“宋先生,初次见面,我是李长安。”
宋文也很有礼貌地回应道:“先坐吧。”
等三人都坐下后,宋文面带微笑,看着孔晓说道:“晓晓,今天请你和长安来,是有件事想请长安帮忙。”
李长安坐直了身子,认真地说道:“宋先生,您但说无妨,能做的我一定义不容辞。
宋文微微皱了皱眉头,说道:“昨天,我和托马斯·拉蒙特进行了谈判,想争取贸易信贷。但是托马斯没有答应。我这边想请你的父亲出面,帮忙说服托马斯。”
李长安知道,历史上宋文此行通过向米国追加出售2000万盎司白银,获得了约900万美金的外汇,其中70%用于了军火采购,但是应该是没有拿到大额的贷款。
而托马斯·拉蒙特更是个名人,他是银行家、外交事务调解人,也是摩根财团的核心人物,代表着米国华尔街的利益参与全球事务。
李长安心想,自己那个“便宜老爹”虽然也是摩根的高级合伙人,但估计地位是比不上托马斯·拉蒙特的。
于是他问道:“不知道宋先生具体想要争取多少贷款呢?”
宋文目光坚定地说道:“我想争取500到1000万美金的贷款,以关税或盐税为抵押。”
李长安一听,心中便明白了托马斯·拉蒙特拒绝的原因。因为一旦打起仗来,关税和盐税很可能会被日本人截断,到时候国府收不上税,拿什么来还钱。
李长安接着问道:“那托马斯提出以什么作为抵押了吗?”
宋文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托马斯要求以桐油、钨矿、丝绸的出口作为抵押,而且年化利率要8%,5年内还清本金和利息。”
李长安心中清楚,1937年时米国一般贷款利率在5%左右,8%的利率确实高了。但他也知道,华日开战后,利率只会更高,因为之后就是拿桐油、钨矿作抵押,利率都到12%。
所以他认真地说道:“宋先生,其实我的建议是答应托马斯的条件。因为我认为一旦华日开战,未来的利率只会升高不会降低。”
宋文有些好奇,问道:“你为什么这么肯定华日一定会开战?”
李长安神色严肃,认真地说道:“我虽然一直待在米国,但也通过报纸了解到日本国内的经济状况并不好。而解决经济危机的最好办法往往就是对外扩张,所以我判断日本一定会大举入侵,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宋文听了,眼前一亮,兴奋地一拍手,站起身来,走到李长安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是奈何总裁还觉得国际调解能够终止华日之间的战争。”
李长安也连忙站起来,扶着宋文坐下,然后说道:“以我对摩根内部的了解,约翰·威尔逊的地位不如托马斯·拉蒙特,应该改变不了托马斯的想法。但是我想他应该能够多出口一些武器给国内。我愿意联系一下他,看看有没有其他可能吧。”
宋文听了,无奈地叹了口气,也只能寄希望于李长安去试试了。